[文化]应县岳仍虎:痴迷塔雕无师自通
本篇文章1879字,读完约5分钟
37岁的岳雕刻加工的应县木塔模型精美逼真,由2600个部件组成,与真实的应县木塔没有太大区别。近10年来,岳木雕已售出5000多种木塔模型,远销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2013年1月,岳被评为朔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其木塔雕刻模型作品获首届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银奖、铜奖。
醉学塔雕
岳的父母做豆腐养家。1998年中学毕业后,岳来到太原工艺美术厂学习工艺雕塑。在工厂里,岳除了勤奋,还爱琢磨。岳2002年结婚后,他和妻子在应县风景区外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岳发现,他的店铺和旁边的一些工艺品商店出售外国制造商制造的手工艺品,包括木塔模型。岳在应县长大,从小听木塔故事长大。每天,他抬头看到店里的木塔。他下定决心要做自己的木塔雕刻模型。“当时,我想,我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用木头做应县木塔就太好了。”有了制作木塔的想法后,岳仍然开始寻找木材和锯子。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木匠谋生。他一开始甚至不知道木纹是什么,更不知道木头的类型。他用小锯子把木头拉成小条,然后做成想要的形状。岳的手经常被锯子锯断,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说:“半途而废不是我的性格。要做就坚持!”
岳还是很努力的学习,不懂的话就找老木匠请教,但是远远不够,有些零件的形状是现有工具做不出来的。岳还在应县买了一个木塔雕刻模型,回来后一个个拆开,研究怎么把它装起来,怎么雕刻木刻图案。为了雕刻一小部分,他走遍了应县卖工具的地方,却找不到理想的工具。最后,他去车床加工工具。在车床加工中,每做一个刀具,如果失败了,就要重新加工,所以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做出雕刻木塔模型的理想刀具。
这样,在岳的研究中,木塔模型是一层一层地“建造”起来的,但当他到达塔顶时,却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无法在塔顶上建造。岳把他反复买的木塔雕模型拆了,反复换工具,还是不行。他和几个老木匠每天都在一起研究木塔的结构,甚至吃饭的时候都想着它,晚上还会梦到它的大小、材质和外观。就这样,经过三年多的日以继夜的研究,岳终于制作出了第一个由2600个部件组成的应县木塔雕刻模型。
当时岳还拿自己的木塔雕刻模型和其他厂家生产的木塔模型做对比。“大家都很喜欢我的木塔模型,说我的木塔更细致,更像真正的应县木塔。”
岳的塔雕出口国外
岳木塔雕刻模型车间于2006年投产。他把自己的雕刻过程命名为“岳木雕”。木塔模型手工艺品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深受游客欢迎。岳还说:“有一次,几个英国游客看到我做的应县木塔雕刻模型,甚至说好,好。”
生产稳定后,岳还是想出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加工制作的。当他看到别人用过电脑制图和激光雕刻的时候,回来就买了一台电脑制图机,一台激光雕刻机,一台木工雕刻机。然而,制造商安装好机器后,他教了如何操作机器,然后离开了。那时候没有人会用电脑软件,机器已经装了快两个月没有运行了。“我四处找专业人士操作,也自己琢磨过图纸。半年时间终于做出了自己想要的各种型号。”这些模型都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应县木塔雕刻模型最大比例为1:30,还有1: 50、1: 150、1: 200、1: 300、1: 400等。
我来到岳木塔雕刻模型作坊。虽然车间不宽敞,但工人们工作有序。贴花拱门的向华说:“我在这里工作5年了。我一天最多能坚持200个花拱。一个应县木塔模型需要160个花拱。这些都是手工,每一层都是手工粘的。”邢于梅在一旁说:“我最多一个多月就贴了40个塔。塔里最难做的就是这个花拱。做这项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
岳还在考虑扩大市场,加工其他木制古建筑模型。只要他有时间,他会视察全国各地古建筑的真实面貌。经过不断努力,他在北京雕刻了天安门广场、二阙楼、法门寺、大雁塔、文昌塔、晋商会馆、娘子关等木雕模型。各种古建筑模型栩栩如生,客户放不下。
近10年来,岳木雕已售出5000多种木塔雕刻模型,并已走出国门,出口到20多个国家。然而,岳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他说:“现在的生产厂比较老,场地太小,雇佣工人的成本比较高。扩大生产规模是不可能的。如果条件允许,我想建一条一流的木雕生产线。”链接:
应县佛宫寺的萨迦塔位于应县市西北部,俗称应县木塔。应县木塔高67.31米,底径30.27米。它是平面八角形,纯木结构,没有钉子和铆钉。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60年历史,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加修。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木塔建筑,也是唯一的木亭塔。它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奇迹”。目前塔内供奉有两颗释迦牟尼牙舍利,被誉为“宝中之宝”。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题:[文化]应县岳仍虎:痴迷塔雕无师自通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后铁匠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