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太原话里的“老圪节”,是贬损还是调侃?

[文化]太原话里的“老圪节”,是贬损还是调侃?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0 03:52:02 阅读:

本篇文章871字,读完约2分钟

在太原方言中,“老格格”、“小磨溪”是对人的蔑称。从字面上可以知道,“老米节”是针对老人的,“小幸福”是针对年轻人的。

以前一般情况下,“老葛姐”是很严重的骂人话,相当于“老神仙”“老畜生”的意思。因为村民给他们的牲畜喂草料,他们用铡草机把草切成一英寸长的小块。太原方言叫“圪节”,也叫草圪节。草格格是动物的食物。人老了,就说是老动物吃草格格。如果你这样说一个年纪轻轻的老人,他永远不会放弃。他不跟你抖肠子(动手打),就得跟你翻坛子(翻脸骂他)。

现在不知道是老人的承受能力提高了,还是这句话中的辱骂成分减弱了,还是人们忘记了过去农耕时代“牲畜”这个词的定义,这个词成为了老人常用的中性词。村里的晚辈们看到几个老人在街上摆姿势,就指着说:看那些“老咪节”,吃的不多,聊的也多,还说比铁路长。单位年轻人在谈老员工的时候,经常用“老葛杰”这个称呼。有时候听着听着也不难受,但好像还是有几分亲切。有时候年轻人直接当面叫老人“老莫杰”,老人也不会翻脸,最多回一句:“你有点开心”。

在小店方言中,“最后”是指顺序上的最后一个。过去,人们没有计划生育,有很多孩子。夫妻间生的最后一个孩子被戏称为“最后还活着”。生孩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它通常在最后被直接命名为Xi。在这个Xi的结尾,是个好名字吗?但是,中国人每次爱谈一个名次,学生考试的时候,班里第一名就叫第一名,最后一名就是最后一名。名单上最后一位是坐在“红椅子”上,回家会被大人打骂;以前东西少的时候,排队的人抢着买东西,第一个叫第一个,最后一个叫最后一个。

在兄弟姐妹中活在最后,做最后的Xi儿也不错,可以得到成年人的加倍的爱。“所有的父母都很少爱。”。排队等着考最后一名可不是什么好事。不是挨打就是挨骂或者白冲。后来人们把智商低、能力不足、考试最后一人、最后一个上任的人,可笑地称为“最后一人”。因为最后的幸福是兄妹排行中最小的,所以前面放了“小”字,叫做“小最后的幸福”。当人们叫他“小Xi”时,通常是指看不起他。就像“老歌节”一样,小磨戏也逐渐成为老年人的总称,甚至是年轻人的昵称。

标题:[文化]太原话里的“老圪节”,是贬损还是调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