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翼齐飞振兴山西文学
本篇文章2129字,读完约5分钟
创作和批评就像文学的两翼。每当文艺创作辉煌的时候,古今中外都有两翼和齐飞,相辅相成。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极大地促进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正是他决定了普希金和果戈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独有偶,山西老一辈的现实主义作家,以赵树理、马风等为代表。,只是因为文学评论家李国韬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谈“山妖蛋派”,使得“山妖蛋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而闻名全国并被写进了文学史。随之而来的“晋军崛起”,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评论家董大中、蔡润田创办的《批评家》杂志一起,形成了山西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可以说,山西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创造的两个辉煌和高峰,是创作和批评理性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结果。
山西的文学批评家分为三代,分别是出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李国韬、董大中、韩玉丰、蔡润田和韩石山。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傅树华、、杨、段崇玄、苏春生、孙钊、、等一批批评家,也随着金军的崛起而活跃于中国文坛。在合理的代际传承中,重视文学理论研究,培养青年文学批评家,已成为山西作家协会的传统。目前,“60后”的一批中青年批评家,包括、杜、、、、等。,都是《批评家》编辑部的年轻编辑或者重点作者。90年代前后,由于《批评家》停刊,山西的文学批评队伍开始出现不合时宜的现象,1965年后出生的年轻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山西的文学批评梯队出现了被冷落的局面。
新世纪以来,如何振兴山西文学批评已成为山西作家协会一项紧迫的建设性工作。作为近10年来省作协创作研究部的负责人,我参与并见证了历任主席和党的领导人接力完成青年批评家梯队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发现、培养、提升三个阶段。
首先是发现阶段。2008年底调到省作协负责创作研究部。当时作协主席张平、党组书记翁小敏要求创作研究部重点发现和培养青年文学批评家。因此,创作研究部决定成立一个文学批评期刊作为平台。在整理创新研究部的前身——文艺理论研究室的数据仓库时,惊喜地发现《新批评随笔》是由阎敬铭等人组织编辑的,于是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发,并向省委宣传部申请办刊,与三金出版社合作出版。“新批评文学集群”以“传承赵树理文学精神,建设中西部文学批评中心”的理念,得到了党团和作协各部门的全力支持。除了创作研究部的工作人员,其他部门对文学批评感兴趣的同事也参与了编辑和校对工作。作协专门提供了一个会议室作为封场和仓库。每期出版时,党组书记、政府司机积极参与一站式操作。以《新批评随笔》为依托,组织青年编辑对山西作家作品进行年审,并与太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合作举办了两次青年批评家与青年作家对话会,使山西高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青年教师进入作协视野,初步完成了测绘工作,找到了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青年批评家。
其次是训练阶段。张接任作协党委书记,继续推进青年文学批评家队伍建设。在党团的支持下,创作研究部在山西举办了两次中青年文学批评家高级研讨班。第一个以省级单位和市级文联推荐的学生为主,第二个以山西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两次培训70人左右,其中20多人成为作协关注和培训的焦点。培训结束后,他们编辑出版了学生的文学批评集。为了给年轻的文学批评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我主持创办了以他们为主要作者的内部刊物《山西创作研究》,向全国各地的文学机构和业内人士赠送和推荐。创作研究部在党组的领导下,在原有年审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作协各专门委员会撰写山西文学年度报告,形成了一个体系。在年报的基础上,每年编辑出版《山西文学选集》。一批年轻的山西批评家,主要是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开始活跃在全国,山西文学批评家梯队落后的局面基本扭转。
目前是推广阶段。省作协现任主席、党委书记杜对提升山西文学批评的国家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出要建立文学批评的契约化体系。根据党组安排,创作研究部组织专家从中青年批评家高水平研究班两个班中进行评选,评选出山西省作协署名的前12位文学批评家:王朝军、白洁、关海三、、何宜聪、金春平、赵春秀、、崔新平、廖、汪小玉、梁静。除了签约期间的写作任务,山西创作研究还设立了专栏,每位签约评论家轮流坐在村里,组织文学话题的讨论或作家作品的研究。签约期间,年轻的评论家金春平被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聘为访问研究员。崔新平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大会,多次担任评委。其他签约的评论家也多次获奖,在国家重要文艺理论报刊发表作品,取得丰硕成果。省作协为签约的文学批评家编辑出版了《新批评家系列》、《山西文学》,并召开了繁荣山西文学批评座谈会,给予了积极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两年后,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作协党团决定再续聘一年,期待年轻的批评家走向著名艺术家。
山西文学昔日的辉煌证明,只有本土作家和批评家的两翼——齐飞,才能使本土文学真正繁荣发展。虽然要建设山西文学的新高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山西省作协历任主席和党的历届领导人发扬长期立功精神,接力培养青年文学批评家,使山西青年作家和青年批评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这在全国文坛是罕见的。发现和培养青年文学批评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我们相信,山西文学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新的辉煌。(李
标题:[文化]两翼齐飞振兴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