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文化山西:鸟尊,一个跨越千年的回眸

[文化]文化山西:鸟尊,一个跨越千年的回眸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19 14:36:02 阅读:

本篇文章1938字,读完约5分钟

西周鸟像。

金代鸟的尾巴特写。

鸟像铭文。图片来源:山西博物馆提供

走进山西博物馆的每个人都会看到挂在博物馆综合体正厅中央的会徽,是一个鸟形图案。它的原型是一座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精品,是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金候鸟尊。

出土鸟像的整个故事

鸟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品,尤其受到晋人的喜爱。大鸟回头,小鸟依偎,巨象缩头,奇思妙想,想象力极好。华丽的造型艺术和精致的实用功能在这里完美结合,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山西博物馆的“市政厅之宝”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它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赵蓓村金侯墓地114号墓。鸟像上的铭文写着“金侯是太史宝尊仪的祭祀器皿”,表明是金侯祠堂的祭祀器皿。据考证,这件国宝的主人是将唐朝改为晋朝的第一代晋侯——富歇。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鹤峰东部翼城县和曲沃县交界处。它最早发现于1962年。

197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考古队合作,邹恒先生负责该遗址的试掘和大规模调查。此后,大约每隔一年进行一次大规模挖掘。到1994年底,总共进行了12次挖掘,裸露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遗址内有丰富的古代文物,主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东西峰式和周、秦、汉文化。其中,属于周朝的金文化最为常见。

金侯墓地位于天马-曲村遗址的中部,属华北赵村。墓口上方最早堆积的叠加压力属于东汉时期,说明从变成晋侯墓到东汉时期,一直没有受到干扰。墓地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30米。共有9组19座大型墓葬,属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其中90年代被盗7起,90年代末被盗1起,其余11起保存完好。自1992年春以来,由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不断进行抢救性发掘,到2000年底,19座墓葬已全部清理完毕。其中,金侯墓地114号和113号墓是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间发掘的。114号墓是金侯的墓,113号墓是金侯夫人的墓。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金侯谢的父亲和妻子的第一代墓。墓中随葬品包括铜、陶器、原始瓷器、玉、金、贻贝、漆器和骨器。其中,栩栩如生的鸟像和结实朴素的猪像,是青铜器上未曾见过的造型;外来风格的双耳罐反映了晋国早期与外国民族的交流;《蜀夔方鼎》铭文已考证,有学者认为其主人为唐叔虞,这对研究晋侯墓地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文化山西:鸟尊,一个跨越千年的回眸

晋侯墓地出土了一批带有晋侯名称和史实的青铜器。考古研究揭示了晋代墓葬的九代顺序:从唐之变到晋之祖,吴、程、李、荆、李(xρ、诺)、冼、穆到晋朝,护送东进,填补了晋初年代学和史实的缺失,为西周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伯德的前世

2000年,金侯墓地114号墓出土鸟尊。墓被盗墓贼破坏了,而鸟像出土的位置离盗洞很近,鸟的喙在出土的时候已经断了。在鸟雕像的尾部,大象鼻子的中间部分也不见了。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个关键的一节,关于大象的鼻子应该向内滚还是向外翻的争论,从2000年发现佛像开始,就从未停止过。这也给金后的鸟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鸟像出土后,由北京大学文化体育学院和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修复,重新向公众展示。2005年山西博物馆开馆后,作为镇馆之宝在山西博物馆展出。

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化系发现了疑似金代鸟类的缺失部分。2018年4月,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鸟尊受邀参加“求实——北京大学考古教学科研成果展”专题展览,现场对比。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化学院和山西博物馆基本确认了这些碎片是鸟尊躯干缺失的部分。展览结束后,遗体和鸟尊一起返回山西。

目前,为了国家宝藏的完整性,山西博物馆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化学院共同制定了鸟尊修复方案,并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批准。修复方案获批后,将组织专业人员对金厚鸟像进行修复,使鸟像的尾部能尽早呈现。我期待着这场关于鸟雕像形状的争论能够圆满结束。

鸟尊为什么会成为市政厅的宝贝

鸟尊之所以会成为山西博物馆的瑰宝,原因之一就在于它造型独特、装饰华丽、艺术品质高。它以凤鸟为主体,凤鸟的尾巴做成大象的鼻子形状。仰面站立的鸟看着深深回望的凤鸟,器物的整个表面都覆盖着细密的花纹;其次,据专家考证,鸟尊的主人是金厚燮第一代之父。鸟尊的盖子和内底都铸有同一个铭文:“晋侯在太师制宝敬夷”,表明这是晋侯祠堂祭祀的礼器。因此,这尊鸟像成为金文化源头的象征和代表;第三,金代鸟冢在考古学家和盗墓贼的一场意想不到的斗争中幸存下来。十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完美结合。他的“前世”和“今生”共同书写了一个国宝传奇。

[文化]文化山西:鸟尊,一个跨越千年的回眸

算上晋国的历史宝藏,我们可以发现鸟类曾经在晋国人民的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形似鸟的青铜器都是优秀的作品。作为金代使用的第一代礼器,后鸟尊以其优美的造型和华丽的中国吉祥凤鸟纹饰在馆藏文物中脱颖而出。(孙玉琼)

标题:[文化]文化山西:鸟尊,一个跨越千年的回眸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