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文化地图”首次公开亮相
本篇文章3044字,读完约8分钟
弘扬廉政文化、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典范。预计将于年底成套出版
山西红色文化地图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山西文化博览会上,展厅里的一个宝塔形展览吸引了许多游客。在这个展览上是一幅以“中国红”为基础的山西“三种文化”的地图。地图上显示的不是三晋的地理坐标,而是以“廉政”、“法治”、“红色”为主题的文化坐标。这也是“三种文化”地图首次公开亮相。
三张地图各有不同的含义。它们展现了我省深厚的廉政文化、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主题……这套地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编这样一套地图?编译过程中有哪些故事?最近,我采访了陕西省地图研究所地图文化与创意部主任李志强。
“三种文化”地图展示山西模式
“这张地图设计得很好。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它。它是各种革命遗址,清廉名人和法治名人。”9月14日,太原市民王老先生来到文博,第一次对展示的文化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老先生说的地图是我省刚刚编制完成的“三大文化”图。省地图研究所地图文化创意部主任李志强介绍说,“三大文化”地图由“山西廉政文化地图”、“山西法治文化地图”和“山西红色文化地图”组成。为了体现地图的艺术性,三张地图均采用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山西数字dem底纹底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现,主题内容为国旗红色。
“三张地图中最早的是山西省廉政文化图。这是在今年年初,为了迎接省‘两会’,我们特意冲向提前出席会议的NPC代表和CPPCC委员。”李志强介绍说,为了编制一份廉洁的政府地图,地图文化创意部的设计师们开始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为了收集更准确的信息,我们还去了吕梁房山,去了于成龙诚信文化园及其故居实地考察。”李志强说,他们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到达当地后就开始参观。“我忙了两天,收集了一些第一手资料。”
为了保证地图的严肃性,工作人员在编制廉政地图时,首先明确了清官的选拔标准:必须是山西籍官员,必须有官方历史记录,必须有廉政政治典型事迹。《廉政图》最终选取了狄、司马光、姚天福、薛瑄、、、吴洵、、孙家干、兰、梁仲景、、祁涓造等13位山西古代历史上的清官。
《山西省法治文化图谱》主要包括从古至今在法治文化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14位代表人物,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布在山西的5个法院和典型法治事件,共标注19分。李志强说,法治地图是三张地图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张。里面的人物是从古至今的。为了突出古今之别,古代的字做成红脸,现在的字做成白脸。
山西省红色文化地图以“山西党史教育基地”为重点,整合了中宣部公布的15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政部公布的6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公布的5个“全国抗日战争纪念设施遗址”。图上一共标注了56个点。
b用三张地图编“红色文化”最难
这三张地图各有不同的特点,编制的难度也大相径庭。比如廉政地图,“最费时间的就是每个人物的刻画,13个人物,每个人至少要刻画两个小时。”李志强说,从创作到完成初稿,创作团队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之后因为经历的原因,地图的颜色和表现手法自然流畅,但是在编制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困难。比如在创建法治地图的时候,难点就是数据收集。“说实话,我们可以说对法治文化一无所知,连信息都找不到。”为了绘制更权威的法治文化地图,李志强找到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李玉珍。“李老虽然已经退了很多年,但要说理解山西的法治文化,他是一个权威人士。我们找到李老解释他的意图。他立即同意了。他还联系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协助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每次审稿,李老都亲自上阵,一字不差地修改,真是令人佩服。”李志强说着,拿出一份他保存的草稿。看,上面有很多素描的痕迹,还有修改说明。“最麻烦的是红色文化地图。”李志强说:“红色文化的历史,应该从建党到现在算,属于近代史。这段历史的资料庞杂详尽,读起来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全省有3000多个历史点,自然不可能像廉政地图那样按时间和数字划分。所以,如何从这么多点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点,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就成了制作红色地图时最难的一关。”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决定划分11市(厚)和119县(薄)的边界,通过人、场地、墓地等体现红色文化。,让他们能够运用艺术手段,在地图的平台上生动、直观、全面地展示三晋大地的优秀红色文化信息。确定划分方法后,是时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点了,省地图所得到了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的支持。虽然评选点有规定条件——主要是“山西党史教育基地”,但评选期间双方还是会有分歧。“以大同群众坑为例,虽然符合要求,是省级党史教育基地,但总觉得代表着耻辱。好像还是比我们要宣传的红色文化精神差。经过多次研究,终于达成。同意取消。”李志强说。
每一句话代表一段历史,每一个数字象征一种意义
“其实除了选点,红图还有一个头疼的地方,就是文字描述。”李志强说,地图是按地区划分的,每个地区的每个点自然都要有文字介绍,不要冗长,要严谨、科学。“对于这些说法,省党史办特意在下面征求了11个城市的党史办的意见,每个城市根据自己的特点提交了书面介绍。别看这个简短的介绍,我们和省党史办的工作人员都是一字一句挖出来的。从文字表达上来说,每一句都代表一段历史。如果删除一句话,就相当于删除一段历史。”李志强说。
除了文字介绍,法治地图和红色地图上也看到了一些图案。李志强说,每张地图上的图案都很精致,很有意义。他说,法治地图上的“平衡”象征着法律的公正性,而所发展出来的这本书代表着现代法律,暗含着当代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中国表”象征中华民族,是公权的象征,“钟”的意思是警钟。“这里还有一个‘三脚架’。自古以来,丁就是国家最重要的工具和至高无上的神的形象。丁有足立,国有法稳。”“法律丁”也成为法律的象征
红色地图上,左上角的“党旗”代表党的领导,右下角的“长城”代表党领导下的三晋子孙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精神。左边中间的“小号手”代表红军东征的前奏,右边中间娘子关附近的“枪兵”代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团结。回荡在周围的“和平鸽”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和平幸福的生活。
d持续了半年的三张图片《相聚》预计年底出版
“‘三种文化’是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十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其意义在于弘扬我省悠久的法治文化、深厚的廉政文化和光荣的红色文化。因此,我们决定积极参与和组织‘三种文化’系列地图作品的筹备工作。”李志强说,在年初全省“两会”期间,省地图研究所匆匆出了“山西廉政文化图”,分发给“两会”的所有与会者,引起了轰动。
“当时,很多CPPCC成员反映,我们制作的廉政地图新颖实用,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李志强说:“不仅如此,我们的创作还得到了省委书记王如林的重要指示。他说,‘省测绘局要发挥自身优势,弘扬三种文化’。此外,省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在批示中表示,“测绘局的廉政文化地图极具创意,值得推广,这种创新意识和工作精神值得学习。" "
各方面的这些肯定促使省图院继续加快编制。反腐文化图之后开始编制山西红色文化图和山西法律文化图,历时半年。"这三幅地图展示了我省三种文化的精神和意义."李志强说:“绘制‘三种文化’系列地图,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宗旨,维护公权,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以廉洁文化为基础,以法治文化为关键环节,以红色文化为灵魂,“三个文化”将真正成为内在意识,使山西的政治生态早日得到恢复,重塑山西形象、富民强省的目标早日实现。”
目前,这三幅地图均被授予“地图复审号”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出版。
标题:[文化]山西“文化地图”首次公开亮相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清欢白菜
下一篇:[文化]运城3小将悉入12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