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石青村:三姑泉水醉游人
本篇文章1677字,读完约4分钟
在水边嬉戏的游客。李
平静的湖下面是汹涌的三股泉。李
人们一提到泉水,就会马上想到苏州的观音泉、杭州的虎豹泉、济南的趵突泉等名泉,但往往忽略了日夜奔流的泉水。在我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石清村,有一个被遗忘的历史春天——三姑泉。闲暇之余,不妨叫朋友来玩一玩,感受一下三姑泉的灵性。
早在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李道元就在《水经注》中对三股泉的描述是:“淡水在西岩下向东南奔流,有大泉,山洪丧,水深不可测。有单一的藻类和芹菜,泾川含有绿色。虽然对月亮要求严格,但没有什么变化。”这些记载证明,三姑泉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家喻户晓,喷涌而出的三姑泉和流淌的丹河,即使在寒冷阴冷的冬天,依然保持着周围山川的翠绿。
当地民间有这样一首歌谣:“崔涯脚下有三个洞,浪花飞溅,大姨妈和二姨不耻,三姨执意走在人群中。”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泉水的特点和气势。
三股泉位于太行山南端泽州县金村镇石清村东单河深谷。流量最大的南谷泉为喇叭形,直径2.18米,年来水量3.5立方米/秒。泉水从巨大的洞穴中喷出,卷起成千上万的雪。另外两个弹簧距离不远,排量3.37立方米/秒。泉水从洞中流下,波涛翻滚,彻夜不眠,流向河南博爱县,滋养中原。20世纪60年代,河南艾博在三股泉下游修建了一座2100万立方米的青田河水库。从此,三姑泉被水库淹没,泉水喷涌的奇观隐藏在湖的深处。为了纪念它的存在,人们在它的水面上刻了三个鲜红的字“三姑泉”。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建在悬崖上的混凝土道路不到5米宽,这让人们感到震惊。在山腰稍作停留后,你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石清村庄,从东到西,背靠群山。村庄旁边的一池清水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下车后,我遇到了一群操着河南口音的游客,他们正在水池的树荫下搭起帐篷,烧烤。其中三位是这里的常客:“自从三年前认识这个地方,我们就来到这里。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沿着石路,我走近村口的老槐树。我看到几个人围着树下的石磨坐着,喝茶聊天,凉风吹过,很惬意。大槐树后面是一排青石盖的房子,黑木门窗。站在老槐树下,无论往哪个方向看,都是绿眼睛。
石清村有八九十人。大约从20年前开始,村民们陆续搬走,只留下这些老房子。这里的房子建在一座山的背面。因为它的形状像馒头,当地人称之为“馒头麦片堆”,意思是吃和喝。村子周围的山丘上,依然有葱郁的白松,白色的树皮,扭曲的树枝,让人惊叹。
从石清村一直向南到沟底,你可以看到一条清澈的河,这是金城的母亲河——丹河。站在青山环抱的丹河边,你会立刻感受到河水的清凉。几个刚刚在石清村定居的游客正在丹河边享受清凉的水,在河谷里谈笑风生。
2007年,程宝三姑泉水电站业主投资石清村旅游开发,并让村民王晓勇负责实施。村前废弃的田地被夷平,铺上石板路,废弃的房屋被修复。周围山上种了350亩核桃树,现在已经开始结果了。村子后面的地里,有豆子、茄子、青椒、西红柿等蔬菜。王晓勇说:“2009年,该公司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6公里长的水泥路,从山顶直接通往三股泉水电站。这条路铺好以后,来这里玩的人会越来越多。”
几年前,大多数来石清村的游客都是当天回来的。这两年来,大部分游客都在这里吃住,也有客人自己去田里采菜做饭。正在做饭的一个有灵川口音的大姐自豪地说:“这里客人吃的菜都是从房子后面的菜地里摘的。我们种的菜都是山泉水浇的,没有农药,味道和平时买的不一样!”
“该村计划借助青田河的名气吸引游客到石清村。青田河、谭薇和石清很近。如果通往青田河的道路可以开通,然后从谭薇水库向北,就可以到达庐山风景区。这三个地方,再加上庐山,会形成一条旅游链。届时,石清村将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会吸引更多的客人。”分别后,王晓勇谈到了未来发展石清村的想法。
■提示:
如何到达:自驾游,从晋城出发,进入金漳线约15公里,走237省道约30公里,沿乡村路走到三股泉约17公里。
如何生活:村里有农房,价格也不贵。也可以回金城住宿。
玩什么:欣赏大自然的奇观,在三姑泉游玩,在山里享受夏天。
吃什么:韭菜炒土鸡蛋,农家特制手工面,炒小米,自助烧烤,各种凉菜野菜。李通讯员
标题:[文化]石青村:三姑泉水醉游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