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曹张地道战的那些事儿
本篇文章3418字,读完约9分钟
左:作者(右一)与刘顺天(左一)和李润合影。
上图:作者(中)采访了刘步贵(右一)和李润。
解放战争初期,新县曹彰乡人民大力开展地道战,成功粉碎了金穗军及其反动组织的80多次进攻,为守住晋察冀西线门户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作者一行前往北曹村体验这里的革命文化
季节已经进入隆冬,天气寒冷,田野里飘着浓浓的白雾。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尊敬和对革命文化的敬仰,12月10日上午,新抚区作协的几个人从忻州市出发,沿着108国道和忻州至定襄省道,向东北方向行驶约21公里,到达曹彰乡北曹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刘维忠、刘顺天等陪同下。,他听取了村里几位老人对解放战争初期曹张地道战的回顾,参观了地道战的革命文化遗址,亲身感受了基层人民的磅礴力量和革命文化的真正魅力。
组织群众
反击敌人疯狂的掠夺
北曹村位于忻州市东北21公里,定襄县南庄以东5公里,西临北同蒲铁路。地处丁鑫交通枢纽,地势平坦,生活相对稳定繁荣。抗日战争胜利后,晋绥军依附于国民党反动派,想把新县—定襄、五台段作为晋察冀西线的门户,从而控制山西。所以支持“还乡团”、“复仇斗争团”、“保和平团”、“飞鹰队”等反动组织,疯狂掠夺人民胜利果实。88岁的北草村老人李润告诉我们,她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村女队长,负责向新县第一区委(原新县区委下辖八个区委)、村党员和基层民兵的领导传递信息、做饭和组织妇女。她看到这些晋绥军在忻州成立的反动组织,穿着劣质的牌子衣服,扛着枪,肩上斜挂着直径约五寸、长约五尺的布袋,来他们村抢粮食,要小米、高粱、豆子等一切。如果他们看到牛、羊和猪,他们会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带走。这些人去哪个村子吃饭,老百姓就敢怒不敢言。他们稍微反抗一下,就会被打或者被枪毙。村里的人把这些反动组织称为“包队”、“崩队”。北草村89岁的老人刘步贵说:“他们以为这些人来过几次,抢了他们几个,后来看到他们经常三五次来一次,每次出发都比对方重,村里人真的负担不起。最后,我们做不到。我们不得不轮流在村口值班。当我们看到敌人向村子走来时,我们迅速通知全村人离开。百姓关门逃走后,敌人更加愤怒,破坏城门,挖掘隐藏的食物,射杀没有逃出来的人,使整个村庄无法生存。”
面对敌人的疯狂行为,北曹村和附近的曹楠村、曹钟村、岱俊村等几个村庄的人民听从新县第一区委的指示,坚决组织全村和附近村庄的武装力量进行反击,拔掉了晋绥军苦心经营的晋察冀西线门户。在此背景下,在新县第一区委的领导下,在区武术队几十名队员的配合下,曹与张之间的地道战迅速展开。
挖深隧道
铸造钢铁长城
面对敌我新形势,1946年夏,根据新县第一区委在岱俊村召开的会议精神和群众意见,决定以北曹村为中心,以曹楠村、曹钟村、岱俊村为依托,建设“四村”隧道网。隧道网干线长7.5公里,每个村庄中心都有掩体。村口主干道设有地下道口,口大口暗;村里各家各户互相联系,能进能退,能攻能守。
老人刘步贵介绍:“隧道施工其实挺复杂的,做起来真的很有意思。不只是在地上挖坑。在隧道、会议室、指挥所、储藏室等。,以及道岔和刺刀,都得造。翻嘴可以防止敌人吸烟。如果敌人用扇子扇烟,可以在事先准备好的被子上盖水,防止烟进入;刺刀是从干线侧面挖进去的,不需要向下翻,方便民兵快速行动。如果敌人进入隧道,可以直接用枪打死。另外,隧道里还有陷阱,就是在干线上挖八九尺的竖井来“中断”干线。井面有木盖,井底插有锋利的木桩。如果敌人进入隧道,就把木板拿下来,让它掉进陷阱里。”老李曼·润补充道:“隧道建成后,必须通向一口井。一个是盖隧道,一个是从井里打水。隧道外的墙壁上,往往有便于向敌人射击的漏洞;敌人必经之路仍埋有地雷。就这样,村里形成了坑道战和地雷战相结合的游击战,对敌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作为女队长,每次敌人来村里扫荡,村支部都会给她一颗手雷,让她在敌人逼近时扔过去。”就这样,经过1946年秋冬近半年的准备,各村的隧道工程终于完工,著名的晋东北隧道战终于在曹彰乡打响。
依托隧道
粉碎敌人的疯狂进攻
“三十九师真可怜,一个老师进不了曹章村。登上梯子到屋顶,我的头不知东西。”这是1947年夏天曹村群众自发写的一首民歌的头几句。通过这些简单的民歌,反映了地道战的威力和抗击晋隋军的自信。
那是1946年底,临近新年,一直鄙视北曹村人民的忻州反动组织“保平安团”成员,来到村里抢粮,准备过年。他们趾高气扬地走进村子。他们在村口被民兵发现,迅速通过隧道向全村人报告,人们迅速躲进隧道。敌人进入村庄后,他发现空空村也是如此。人们不知道去哪里,也找不到食物。相反,他们被意想不到的子弹不知从哪里射来,造成了许多伤亡。这让他们非常害怕地道战。
老人刘步贵介绍:“这些忻州市的反动组织前年来过几次,损失很大,死了不少人。他们一生气,就把我村的情况向金汇报了。晋绥军经研究,认为寨中有地道,遂令其麾下最信任、装备最精良的第三十九师师长刘带兵,尽快拔出寨中的‘刺头’,打通通往定襄、五台、河北的通道。”
1947年3月,刘率领一大群忻州人,扬言要“血洗北曹村”。走到离村中心1公里处的村西眼家畈一带,刘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前进,让少量士兵先行冲锋,测试区内武术队和村内民兵的火力,以及隧道出入口墙壁上的枪眼,然后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村内进行攻击。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冲了十几次,被该地区的武装部队和民兵投掷的手榴弹赶出了村庄。刘见此情景,叫士兵们“草包”“傻子”,亲自带着钢刀监督战斗,官兵紧随其后。他刚进村时,藏在掩体里的民兵打中了他右边的上裙。他太害怕了,不敢再进村子了。他不得不在村外用小钢枪胡乱轰炸,但人们始终不敢进村。就这样,1947年春夏,他们连续13次入侵北曹,却没有进村。相反,他们打死打伤了100多人。
在北曹村地道战的威力开始显现后,金穗军多次研究破之道。最后,他们暗中找到了内人(村里的叛徒),悄悄提供好处,找到了几个隧道入口,试图通过吸烟、灌水等手段消灭第一区武术队和北曹民兵。
老李曼润补充说:“那是次年(194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狡猾的敌人看到硬攻不起作用,就在我村里发现了一个叛徒(北草村的),叛徒偷偷把他们介绍到村里,但村民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确定了主地的路口后,点燃柴火,用扇子扇烟,用井水浇。驻扎在我村的武装力量和民兵猝不及防,村里80多名干部和积极分子落入敌人手中,最终被打死;也有不少干部群众连夜骑马,杀了一条血路,连夜前往藁城乡张村(那里有蓟县共产党地下组织,距离北曹村约10公里)继续战斗。”
团结群众
注定要赢
人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英雄。贴近人民,团结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革命事业一定会胜利。
老人刘步贵说:“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共产党之所以最后胜利,是为了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动员和组织人民,打击国民党反动派、金穗军和反动组织一切反对人民的残暴行为。在我们村的地道战过程中,新县第一区委领导和武术队的同志们吃红高粱窝喝小米饭,日夜守护着我们的村子,与我们同甘共苦,无私帮助我们,有些人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革命烈士的英勇行为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革命战斗精神,增强了他们对共产党人的信心。”
采访结束后,看着这些老人佝偻的身体和黝黑的脸庞,我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于他们过去的艰苦奋斗,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要更加珍惜,主动出击,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奋斗。
临别之际,北曹村党支部书记刘维忠告诉我们,近年来,在北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村里的奶业发展如火如荼,已经成为村里的主业,新抚区的富裕榜样;全村几公里的路都硬化了,钻了五口新井,建了一个文化广场。全村正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下一步,他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努力维护和发展全村经济,为老百姓谋福利,为把全村变成革命文化促进区做出新的贡献。(张思智潘德华/地图)
[相关链接]
曹彰隧道战
曹张地道战是解放战争初期忻州著名的游击战之一。战争从1946年底持续到1948年春天。期间,新县武术队和曹彰乡镇人民击退了金穗军及其反动组织的骚扰和进攻80余次,死伤数千人,牺牲新县武术队、民兵等数百人。最后,在隧道主干道遭受严重破坏、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北曹村及附近三个村的民兵与民众进行战略转移,继续在离村约10公里的高镇张村作战,直至1949年忻州全境解放。
标题:[文化]曹张地道战的那些事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文化山西:越霄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