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文化山西:从绰号中看“廉吏”于成龙

[文化]文化山西:从绰号中看“廉吏”于成龙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19 14:12:02 阅读:

本篇文章1615字,读完约4分钟

于成龙生于明朝万历年间(1617年),山西永宁(今山西省房山县)人。由于明末清初全国一片混战,他忙于养家糊口,没有时间应付科研,所以仕途没有顺利起步。直到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45岁的于成龙一举夺得第一名,被封为广西罗城县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非凡生涯。

可以说,于成龙之所以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第一清官”,也与他从政后获得的几个绰号有关。

《在天空》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贺州周知。清初,贺州辖铜梁、大足、武胜三县,嘉陵江等三河交汇于州。自古以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多产的地方。但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和纷争,此时的贺州战后萧条已经是十室九空,遗民百余人,田赋和丁银的国家财政收入只有14.2。在于成龙去他的岗位的路上,他只看到长着野草和陌生面孔的人。于成龙上台后,从清官做起,仁义办事,不理会个人进退。他写了一封直截了当的信,尽最大努力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在贺州,百姓靠他打鱼喝水,甚至在他调走后,他还为他做了追悼会。《河州志桓记》写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于成龙...生活在一个清廉的政府里,更擅长治理政府,国家号在天上。”

[文化]文化山西:从绰号中看“廉吏”于成龙

“活埋”

康熙八年(1669年),52岁的于成龙迁到黄州同治,镇上分为七亭。骑亭,即现在湖北省麻城市骑亭镇,守卫着麻城的西南大门,是清初黄州政府所辖八县的军政府。这里民风浓厚,盗贼横行,政府不敢过问。于成龙上任后尽了最大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查分析,他找到了扰乱公共秩序的“突破口”——抓服务的汤圆。于成龙十有八九发现此人与小偷有牵连,是黑社会的保护伞。于是设计了一个宴席汤圆,弄了一个奇亭贼的名单。之后他伪装成农民,在掌握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一举抓获9名重罪犯,并发出通知:“能保护自己不被盗窃的,由我们政府当场释放。但是,如果保释担保人再犯罪,担保人就会坐在一起,一起犯罪。”结果,只有两名惯犯被保释。其余杀人犯都被依法处死——活埋在路边,在坟前放一个‘木牌’,上书“于成龙贼,黄州二府”。此时,其余盗贼都害怕了,纷纷称于成龙为“活埋”,纷纷出逃。祁亭从此偷了百姓的利息。

[文化]文化山西:从绰号中看“廉吏”于成龙

《于半亚》

于成龙并没有仅凭破案的洞察力和决心平息盗窃之风。他指出,官员必须“诚实对待自己的愿望,倡导道德管理,服务于习俗”。为此,他首先在风格上纠正了自己。有一次,大儿子婷婷去奇亭看他。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于成龙只给了他儿子半只鸭子来充饥——“这不是给他父亲的,但是整个房子里只有一只鸭子!”为此,于成龙得到了“于班雅”的绰号。

《玉糠粥》

于成龙大力提倡德治,以纠正民俗。齐廷上任之初,有许多善于风化的感人故事。康熙十年(1671年),黄州大旱期间,于成龙提出了“不要饿死一个公民”的口号,开设了官方仓库进行救济,并建议富人解决他们的问题。他卖掉了唯一一匹充当官轿的骡子,连同他的工资和银子一起卖掉了悬铃木,买了大米来帮助灾民,而他吃的是糠粥。当时民间有个桑松:“要学公共清洁,先吃公共粥。”“想要一个干净的分数,很难学会在公共场合吃粥。”从此,“余糠粥”这个绰号伴随了他的一生。在骑亭期间,于成龙第二次被评为优秀。

《余》

之后,于成龙被提升为福建政府特使,掌管一省的人事、财富和权力。康熙十九年(1680年),63岁时被安置在直隶总督的位子上,此前他在福建布衣使者的宝座上坐过半年。随后,于成龙以近乎闪电般的速度被提拔为两江总督。仅一个月后,就被授予“都察院兵部尚书兼右副都督”的称号。

江南(苏皖赣三省)巡抚于成龙一如既往的节俭,每天只吃粗粮,配以青菜,所以江南人都称他为“豫青菜”。饥荒年代,他舍不得吃粗粮,一家人只用碎米充饥。于成龙治理江南三年,社会风气大变。

1684年春天,这位客人在于成龙去世,他离开了家乡。他的遗产只有几桶盐和大米,所以他的衣服破了,什么都没有。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是前所未有的,官场少,天下难得。

伴随于成龙仕途的这些绰号应该会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深思。

标题:[文化]文化山西:从绰号中看“廉吏”于成龙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