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升级改造 市民都有哪些期待?
本篇文章3365字,读完约8分钟
7月16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太原迎泽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作为我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有着58年历史的迎泽公园升级改造工程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能不能多建几个绿地还给人民?能否减少商业氛围,提高服务水平,还园于民?.....迎泽公园作为几代太原人的城市记忆,对其改造升级有着诸多期待。
期望1
顺着历史还给人民,还给人民,还给人民
“迎泽公园是我后来生活的全部。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在公园里度过的。我对这种转变最大的愿望是建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人们绿化。”67岁的郭海民说,自从年初听到改造的消息后,公园已经关闭,但官方的改造计划尚未公布。他一直担心公园将如何翻修。
迎泽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是城市中重要的“城市绿肺”。郭海民表示,无论从实际需求还是公园建设标准来看,把绿色还给人民应该是首要任务,也是人民的希望。“很多公园改造后,道路、广场、游乐设施面积明显增加,但公园绿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比如一些公园里原本茂密的梧桐被修剪得很稀疏,视觉上似乎越来越美。但是公园的生态质量不如以前,城市生态氧吧的功能被削弱,遮风挡雨的地方也少了。”郭海民认为,除了还绿于民,还要遵循历史风貌的延续。
太原市民曹伟也表示,改造要遵循迎泽公园原有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延续,生态、景观、功能并重,同时体现环保和节能,这样改造后的公园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在迎泽公园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气息特别浓厚。这种转型应确保园区的经营活动符合园区的公益性和服务导向。结合公园改造划定公园内游乐区,合并或减少营业性游乐设施,设立部分免费儿童游乐设施。”从事设计工作多年的张金刚表示,对于建成已久的迎泽公园来说,升级改造要努力尊重历史,精心修复,还原特色。先保留,适当调整,通过挖掘公园的文化内涵,延续原有的文化和历史,使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同时,公园应回归人民,建设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免费休闲娱乐项目。
期望2
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分配公共活动场所
“迎泽公园有太极和剑舞。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场地。在提升过程中,我希望政府能考虑群众对休闲运动的需求,适当兴建一些公共活动场地。」舞蹈爱好者谢苗说,在翻修之前,他们一直在公园的每个角落寻找跳舞的地方。在一个看似很大的公园里,平时场地竞争很激烈。如果他们来晚了,就没有合适的地方锻炼了。解决苗问题,最需要的是一些体育赛事,迎泽公园作为一个综合性公园所缺乏的。
刘旭东住在迎泽公园附近的嘉迪花园,她说迎泽公园周围没有场地。大家都是下班后和周末在迎泽公园度过,迎泽公园没有公共体育场馆。只能找个地方打羽毛球,踢羽毛球。如果升级有限,可以“迎泽公园承载了太原人很多美好的回忆。那时候我和男朋友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那里。当时我隔三差五就去了。这几年公园里的各种设施真的老了,希望改造后的公园更有现代气息。”太原市民张思雨表示,太原迎泽公园原建筑体现了古典特色,但缺乏现代气息。希望公园在改造过程中保持原有特色,进行创新。建议把公园分成几块,这里是古典风格,那里是现代结构;这里是休闲区,那里是休闲区;这里是绿色景点,还有湖光山色。同时,公园里有更多的广场和健身设施,让游客有地方休息和玩耍。同时希望公园能尽快装修开放,让更多人重温当年的美好。
摄影师赵明特别喜欢在迎泽公园拍摄鸟类。他说迎泽公园有各种各样的鸟,充分体现了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希望改造升级不影响迎泽公园的生态,这种和谐永远保持下去。“希望在升级迎泽公园的过程中,注重公园原有的内涵和特色,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观光和周边工作生活的需求。”工程师张毅锋说,虽然他不常去公园,但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对迎泽公园充满了感情。他希望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因地制宜,设计优质产品,进行科学施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期望3
保持记忆,保持“大象滑行”
7月17日上午10点,严俊杰先生和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坐在后座,在迎泽公园东门附近散步。他不时把身体靠近蓝色的围栏,从围栏的缝隙往里看。
“太快了。前两天没动静。这个说印章是封的。”严俊杰没有放弃,敲了敲围栏,然后安全管理员回应说“公园已经关闭,不能进入”无奈之下,我只好放弃了进公园的念头。
说到迎泽公园,从1957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它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已经成为一座标志性建筑。在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迎泽公园的存在给太原人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每个时代的人对它的记忆都不一样,记忆最多的是80后。严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严俊杰,35岁,太原人,典型的80后。“以前迎泽公园的游乐项目那么多。我相信80后和我一样,记忆最深的是大象滑梯。”
说到大象滑梯,严俊杰的记忆之门立刻打开了。他告诉我他有一个比他小一岁的妹妹。当他们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父母会每隔一周带他们去迎泽公园玩一天。“当时娱乐项目很少。来到公园是一种奢侈。我记得当时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是小火车,蹦床,大象滑梯。”
那时,每次他来到公园,大象滑梯都是他和他妹妹必玩的项目。不仅他们,而且大象滑梯也受到许多孩子的喜爱。每次都要排队,滑下去,一次又一次排队。每次从顶上滑下来,两个人都笑,都要玩到孩子都走了。“其实早就知道公园要改造了,但是听说公园关闭后,还是有很多不情愿的。我还是觉得如果我还能进去,我就带孩子去大象滑梯上玩。”严俊杰仍然看着公园。现在他是爸爸了,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去公园玩。虽然公园里的大型游乐设施越来越多,但是大象滑梯从来不孤单,仍然有很多孩子在上面笑。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太原市民刘俊利女士,有着和严俊杰一样的记忆。她说:“其实迎泽公园的改造这几年从来没有停止过。”刘俊利说,自从她了解到迎泽公园的改造后,她也阅读了很多关于公园的历史。2004年10月,迎泽公园南湖游乐园开始建设。2006年,北方的儿童游乐场开始改造。直到今年3月,矗立了40多年的迎泽公园假山开始拆除,以配合地铁2号线的建设。然后是4月份的商业建筑拆除...渐渐地,很多记忆元素都在慢慢消失,她最担心的是大象滑梯。
刘俊利认为,对人们来说,改造公园是一件好事,但迎泽公园不同于其他新建的公园,它承载了太多的人的记忆,所以我们应该在改造的同时更好地保留记忆,尤其是大象滑道。
期望4
以人为本建设公共厕所和母婴室
事实上,使用公园的人对如何建造公园最有发言权,在许多问题中,每个人仍然最关心服务设施的提供。每个人都希望公园建成后,人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公园应该突出服务."太原市民刘新利在谈到改造后的迎泽公园有什么期待时,只说了两个字——“服务”。“特别是要多建公厕。”他说,迎泽公园是太原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每天游客超过10万人,公厕的合理布局是最关键的。
当谈到公园里的公共厕所时,刘新利想起了今年年初带孩子去广州公园的感受。他说,虽然公园是盈利的,但是公园里的公共设施特别人性化。尤其是公厕。“因为带了孩子,所以去之前就开始担心上厕所。我们成年人不能吃或喝,但孩子们不能缺水。当时想了想,实在不行,就让孩子在草丛里解决吧。”然而,刘新利没有想到的是,上厕所根本不是问题。公园内每个场馆附近都有公厕,每隔几十米都有指示器,不仅标明了每个场馆的方向,还标明了最近的公厕的位置,所以每次孩子急着上厕所时,都能在50米内找到,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因此,我认为在现有服务设施的基础上,迎泽公园的改造应该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增加公共厕所的设置,以及完善的配套标志。让游客看一眼。”“我觉得可以在公园里增加一些母婴室!”住在易经的韩晓芳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不是老太原,但嫁给太原后,我就成了迎泽公园的粉丝,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
韩晓芳,阳泉人,2013年嫁太原,现在孩子2岁。“既然孩子会走路,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去迎泽公园,有时候就是一天玩。”公园里有吃有喝,方便大一点的孩子和大人,但对于还没断奶的她来说,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还是很尴尬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得时不时的吃奶。每次孩子要吃奶,我都要到处找人少的地方,不然就要上厕所了。”“现在很多商场和公共场所都设立了母婴室,所以希望迎泽公园装修的时候,也能增设几个母婴室。”韩小芳说。
我要昕薇·陆丽红
标题:[文化]升级改造 市民都有哪些期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夏衍那个“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