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陶寺“二月二”闹社火舞龙狂欢
本篇文章917字,读完约2分钟
图为陶寺天塔舞狮艺术团表演襄汾民间传统艺术“龙腾小九”。张礼祥
弘扬帝尧文化打造“都城”
2月2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淌。3月10日上午,襄汾县陶寺村举行“二月四日龙抬头会火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舞龙舞狮,唱歌跳舞,以纪念帝尧的生日。
襄汾桃寺是帝尧的都城,也是中国的源头。桃丝村拥有桃丝遗址、官地楼、桃丝两周墓地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农历的“二月二日”是帝尧的生日。每年,人们都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帝尧的生日。
上午10点,伴随着高亢的锣鼓声,数百人与九条巨龙空共舞,五颜六色的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而披云洒雨,时而翻江倒海,时而在天空中鸣笛,时而偷偷摸摸。队员们娴熟的技术和矫健的动作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陶寺遗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可以将一个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分为20个季节,包括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以及小米、小米、大米和豆类的农时。“二月二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刺痛。一犁土蛰,春分满空。传说“二月二日”之后,冬眠的龙被春雷惊醒,抬头一看,人们开始在春天犁地。
文物是基础,发展靠旅游,升华在于节日。近年来,襄汾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保护和挖掘中继承了大量传统文化项目,为建设“首都城市”保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陶寺村的“天塔舞狮”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惊喜、危险、陌生、美丽为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必备品”,现已发展成为当地人民的富裕产业。在广场的中心,由27条长凳组成的13层8米高的塔高高耸立。只见一只母狮在鸣笛,六只“狮子”,两大四小,爬上了塔,瞬间就爬到了塔顶。眨眼、动耳朵、甩尾巴、接吻等细节都很生动。“水中捞月”、“喝水”、“瑶池摘星”等高难度动作,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三个小时的社会大火,威望锣鼓、干船、亭举、轿子、扇舞、腰鼓等15个节目。,吸引了三楼和三楼的观众拿起手机拍照,还“晒”朋友圈和微博。
陶寺乡镇长韩说:“3月6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回答问题时,大篇幅地介绍了‘首都’,把陶寺推向世界,鼓舞了当地干部群众。“十三五”期间要努力把桃寺镇建设成文化旅游镇。”(李宏伟记者张建华·肖辉)
标题:[文化]陶寺“二月二”闹社火舞龙狂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坝陵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