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五寨面鱼
本篇文章1165字,读完约3分钟
挤压面鱼,就是用面粉揉成鱼的形状,然后放入蒸锅蒸,再将蒸好的面鱼冷却,上色,就完成了线。经过艺术处理,面鱼自然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在上色和文火烘干的基础上,可以收集面鱼作为工艺品。加工过的面鱼,无论是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还是作为家人外出时的干粮,尽管用途不同,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
在五寨县,它过去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相传这是由于元朝时,为了反对元朝统治者的残暴统一,群众自发地拿着面鱼传递消息,并通过传递面鱼,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始完成杀死达赖喇嘛的任务。当地还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靼。”这种揉面鱼的活动在五寨传开了。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已经成为五寨县民间揉面和面塑的展览日,成为当地人民特有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到五寨县探亲访友,互赠揉面珍品,互相比较揉面技艺、揉面技法、比拼技艺,已成为一种风俗。
挤面鱼,寓意吉祥。五寨县位于黄河东岸,揉面做鱼形,有“鲤鱼跃龙门”之意,化福为福,通达有识之士。
随着时间的推移,揉鱼的活动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内容。
现在的7月15日,也有把新小麦还仓,庆祝收获,品尝新小麦的意思。五寨县农村,农民磨细白面,各家请邻居、大女儿、乖巧的老婆在家捏粉鱼。
时代变了,七月十五不仅仅是一条鱼配面条。如今,除了揉面各种鱼:鲤鱼、鲢鱼、鲫鱼和草鱼,还制作了其他类型的揉面产品。现在的粉鱼大小不一,最大的可以用两三斤白面达到一个成品,最小的也有小指头一样的金鱼。
除了揉面鱼,瓜果、花草、动物、鸟类、人等各种类型的面鱼也是揉面的。
瓜粉鱼是以西瓜、哈密瓜、冬瓜、南瓜和梨、苹果和山楂为原料制成的水果。这些作品中有一些是作为水果、桃子和李子赠送给亲戚朋友的,也有作为祭品的。有的是捏起来和面鱼放在一起的。比如《八环吃瓜》《老鼠吃葡萄》《鱼打莲花》就是人和水果的结合。花卉粉鱼,以兰花、梅花、牡丹、牡丹、玫瑰为主题,分别展示,或者四种产品风格相同,服务于节日和民俗。动物面对的是鱼,多在十二生肖,如老虎、兔子、牛、羊、马等。,或者是一个人躺着,独立,双走,一个人走,动,静,各种方式。在鸟和鱼中,各种各样的鸟都可以被塑造成图画。像燕子、鹅、鸭、鸡,各种形象都可以形成,要和花、植物、木头、石头搭配,形成各种组合,形成素描,给人一种味道。人面鱼,以吉祥图案为主,如肥仔、爬娃娃、寿星、大肚弥勒佛、观音菩萨等。还有一些人喜欢编连载故事,如《桃园结义》、《吴空偷桃》、《西厢记》等。这些艺术加工的面制品,夹杂着艺术夸张,造型生动、独特、有趣。
在五寨县,农历七月十五送面鱼还是有些讲究的,就是提筐、挑重物、提箱子、骑驴的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成为当地一年一度送面鱼的高潮。更有甚者,如今,面鱼的形状已经发展成滑板车、汽车、大象、斑马和海豹等许多品种。
节选自山西民俗大观
标题:[文化]五寨面鱼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旧太原县的商业“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