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瓷珠物语

[文化]瓷珠物语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0 03:16:01 阅读:

本篇文章638字,读完约2分钟

釉瓷珠还是老窑产品

去年年底我们拿到了一串瓷珠,每个直径1 cm,青花瓷质感,看起来像是近期的仿制品。我擦掉瓷珠表面的灰尘,在灯光下仔细观察。我发现瓷珠的毛孔都上釉了,还是老窑产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把瓷珠拿在手里玩,但我一直把它们戴在手腕上,总是担心打碎它们。然后仔细清洗后,挂在书柜的红木笔杆上。当我写累了,读累了,轻轻抚摸每一颗瓷珠,倦意和浮躁像云一样散去。

瓷珠呈圆形,是清末德化窑的产物,留下了不易察觉的使用痕迹。明清时期,瓷珠又称佛珠,是信佛者念诵和计数的随身器具。它最初的主人要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要么是一位虔诚的居士,常年住在寺庙或庭院里。一盏青灯,一炷檀香,一卷佛经,构成了他们诗意的生活,也赋予了瓷珠一层禅意。

到了清末,德化窑已经逐渐没落,但这串瓷珠依然优雅。有的藏族人根据蓝白颜色有一个优雅的名字——翠鸟蓝。然而,我无法想象青花物件和生长在河边的美丽鸟儿之间的联系。相反,瓷珠上“寿”字的装饰散发出一种原始的艺术精神,乍一看字体粗糙笨拙,但精品欣赏墨中的率真。看了很久,“守”的装饰常常让我想起庄子的名言“知者乐,善者活”。青花纹饰虽然只是以图案的形式附着在物体上,但并不是审美的主体。工匠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传达灵魂的最美的表情。他们的名字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这个保留着古朴原始艺术风格的物件,将会永远的传播工匠之手的光芒。

[文化]瓷珠物语

前辈已经过世了,我们可以在红尘中偶然得到这个对象。除了满足,回忆和遐想可能成为唯一的手段。利津

标题:[文化]瓷珠物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