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庆历四年几位文艺老炮儿在绛守居园池的那场高冷大趴
本篇文章2779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古代文人向来享受以诗文会友的优雅。每当诗人相遇,四面风景宜人,流水清澈,花红绿绿。文人把酒放在风中,一起唱啊唱啊,简单的朋友聚会一下子就变成了诗歌事件,生出来的美诗永远不朽。王羲之修雅集,出版《兰亭集序》;王传唱和,诗画传神。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范仲淹、欧阳修、梅等人使位于河东江州(今陕西新绛县)的隋代园林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标本,文化底蕴深厚。
江州隋代园林,又称江寿菊园池,是官员休息、娱乐和宴饮的官方园林。园内环境幽静,精致典雅,花分四季。如果池水立于水面,亭台楼阁隐于水中,或隐于花木之中,那就突然相遇,就像江南佳丽站在她面前,身姿优美,容颜婀娜,她不禁想起欧阳修赞美江寿留园池的那句诗:美,美,美,绿池泛红。
新疆县现在是国家历史名城。来到新疆,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唐代诗人王志焕,以及很多来过这里的学者。因为它们,古江州跻身中国古代名城之列,江寿菊园池也是诗画荟萃。
最早使聚源池成名的学者是唐代散文家范宗时。
史记中关于范宗师的记载很少。从他仅有的两篇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人。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作为参与者之一,他是文学权力的主宰,刻意求新,更喜欢用生僻的词语,难懂古怪。在当时的古文运动中,韩退隐的奇诡和范大师的辛酸将古文推向了极致。
偏偏这样一个人担任了江州刺史。面对聚源池的美景,他怎么能不把书法写成文字呢?韩愈在《南阳范少书墓志铭》中说,范大师一生专著75部,散文、诗歌521篇,诗歌719首,并称赞:“事多,古无!但是,一定是出于自己,很难不攻击前面的词句!”然而,范宗时现存于世的诗歌只有《全唐诗》中的两篇,其中一篇是姜周人的《江记》。
我想录几个通俗易懂的话,看看他写的住花园池有多辛苦。在园中写苍堂,他说:“东有苍堂,西有望。姚翻园,光文皆切,梨深刮穷。”
如此艰涩的文字,连一代文的余都挠头了,所以在为他写墓志铭时,他不忘说:“文字循着语序,辨识各个方位。”用韩愈的话来说,《江记》成了“涩体”的样本,令历代文人闻之怯;由于难度和陌生感,以及文人的好奇心,花园池中的小绯红卫士为世人所知。
北宋时,这篇涩文难倒了来聚源池的欧阳修。欧阳修一生为官北京江南。他为什么来河东这个边疆之地?
话要从著名的“庆新政”说起。北宋满清时期,宋朝在夏战中惨败,内部动荡。宋仁宗吸收了范仲淹等人的创新思想,对官制、职业领域、科举、学校、赋税和服务等进行了改革。新政侵犯了一些贵族和官僚的特权,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除范仲淹外,这次改革的参与者还有富弼、于静、朱茵、欧阳修、苏舜钦,他们都是当时的名人。梅,一个地位卑微的诗人,当时是河阳县的县长。虽然他不能直接参与改革,但他是新政的坚定支持者。
清朝第四年(1044年),新政实施仅一年,以过早死亡告终。主要参与者范仲淹、欧阳修和富弼被错误地贴上亲信的标签并被排除在外。范仲淹被释放为陕西和河东的傅玄特使。富弼被贬为江州同治;欧阳修作为五品谏臣,对河东发号施令。此时,梅也在江州。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应的邀请,几个政治上失意的人聚集在河东的江留宿在碧池。面对花园里的美景,他们喝着酒,唱着诗,唱着和平,已经忘记了宫廷里的内讧。这一幕让人想起王羲之的《兰亭集雅》和王维的《王传唱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知道文人相遇的场景。从他们的诗中,只知道李青五年(1045年)的秋天。我们来想象一下:园中百花齐放,碧池如镜,明月之下,几个宋代知名的大文人坐在回莲阁下饮茶,诗兴盎然。诗名最盛的欧阳修(1007 -1072),回忆起范宗时的《记记》,唐朝的一位前辈/异哉范子非能劝,心欲独出而无古之始。/搜索穷人和穷人的存在,一句话做出一千首歌。/何云没有被攻击,但是他想学潘庚的书。
诗中欧阳修说,在知道自己住在园池之前,看过范宗师的文章;然后他嘲笑范文的散文,别人想抄,只好先学潘庚的句子。
谈完范师傅,欧阳修满腹才情,又在园中庆贺美景:“剩下的老树残垣断壁,我去取。白怀在丈夫身上端庄坚强,但脸上却阴沉苍老。荣蓉李欣沂河圩,青池翠满是红花。”然后又用范文奚落范,说:“用奇奇怪怪的东西来纠正又瘦又吓人的人来追韩门弟子还是有必要的。我觉得人是尴尬的,诗是一种享受。”
唱完这首诗后,欧阳修仍然没有尽兴,又唱了一首《去江州府宫武松亭作伴》,赞美江州山水,奖励在园池中修建武松亭的富弼。
接下来应该是范仲淹(989 -1052)演唱。四人之中,范仲淹年纪最大,官位最高。他唱的是花园里的美景,反应敏捷,但他很乖。他的诗名叫《江州园林池》,诗中写道:江泰使者府,亭台楼阁。/一个春天从西北来,所有的山峰都来看。/池鱼或跳金,水帘常布雨。.....群花相视而笑,垂杨翩翩起舞。/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与神仙相通,清阴不知暑。/每一个浪漫时期,都没有诗和酒的帮助。/登船询问民风民俗,还是汤涛古代。
虽然样板诗很美,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雄伟的天气。"一个春天来自西北,山峰之间相互竞争."弘毅碧泉以几个十字架而闻名。离开江寿居花园池的第二年,范仲淹写了《岳阳楼传》。
接下来写诗的是梅·(1002-1060)。在这个雅致的花园里,梅的官职是最低的。而小县官的诗名不在范仲淹、欧阳修之下,在宋诗中有“山之创始人”之誉。在风景如画的江寿菊园池中,他的诗一如既往的朴实含蓄,题为《送题江寿菊园池》。他的诗说:老白麝不吃,老色侵绿。/浅沼龙不入,秋水生浮萍。
富弼(1004-1083)也是一位才子,虽然他的诗在后世并不出名。范仲淹自称有“王佐之才”,后两次出任丞相。至此,作为一个地方官,一个主持人,自然要唱诗讲和。他的诗叫《武松亭》,诗中写道:平地半遮烟,绣楣照清汾。/秋风幕卷空碧,西山几山几云。
在诗人的歌声中,月明花香,池中荷花娇艳,锦鳞金黄,池畔垂柳飘飘,柏树苍白,琴声悠扬,鸟语花香。秋风中,他们醉了,他们的诗也醉了。他们喝酒的时候,我什么都忘了。他们昂着头歌唱,回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这是一场诗歌的盛宴。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流水的壮美景象,但四位诗人可以称得上是当下最好的。可以说没有丁白,也没有什么咸聚。四人之中,无论官职、威望、政绩,都不亚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甚至不及唐代王维的《王传唱法》。在答唱之间,姜的园池从范宗时的涩涩之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文人心中的淡雅之地。后来司马光、李圌、王允等人又来了。有了这些诗人和他们的诗歌,江寿菊园池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充满了连绵不断的诗意,变成了一个优雅的花园和文化宫殿。有了这样的园林,江州不仅建筑巍峨,历史悠久,而且底蕴丰厚,文采横溢,足以让后辈文人向往。□
吉雅参与者富弼随后被漳州判刑
欧阳修是吉雅的一名参与者,曾在河东服役
《梅·姚晨》是《河阳县志》的主要成书
梅诗碑
嘉禾大厦
标题:[文化]庆历四年几位文艺老炮儿在绛守居园池的那场高冷大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文化]唐太宗与《晋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