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本篇文章1171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观众在听山西博物馆的讲座。图片由山西博物馆提供
六场免费讲座吸引了一千多人收听,微信共阅读8464次
从5月1日起,山西博物馆启动了“金捷论坛”的第一项活动,这是一次免费的公益讲座,每月两次,每周日论坛开幕。截至7月26日,“金捷”论坛一期已圆满结束,已按计划举办6场讲座。据统计,前来听课的有1000多人,其中有451人是网上预约的。山西博物馆微信平台上的阅读总数为8464。
“金捷论坛”是山西省博物馆于2016年推出的品牌教育项目,以专家论坛为主要形式,整合资源,形成覆盖面广、多方参与、老少皆宜的格局。是依托“金魂”和山西地域文化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热点、最新考古发现和观众需求,推出的一系列主题性、持续性、公益性论坛,旨在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金捷论坛第一期是基于山西博物馆的第一个基础展览“文明的摇篮”。5月1日至7月26日,省文化界专家石、、、薛新民、、侯等6人应邀出席。以“追寻山西最早的人类文化”、“栾云杜菲——谈丁村人和许佳尧人的石器技术”、“史前一万年——新石器时代革命”、“从枣园农家到逐鹿中原”、“陶寺考古与中华文明起源”、“科技告诉你:古代人的食物结构”为主题,结合考古发现和研究热点,从不同角度讲述山西史前人类艰难的创造历程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演讲者以山西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成果,如西堠渡遗址、丁村遗址和陶寺遗址为例,重点阐述了山西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和早期人类文化研究中的意义和方向。金捷论坛与其他讲座的区别在于,讲座充满了“实战训练”。为了让观众更好的学习到初步的考古知识,研究所给每位参观者分发了一件史前石器作为学习道具,让观众仔细分辨石器的台面、断口、打击点等考古知识。
工作人员鞠扬介绍说,第一届“金捷”论坛的观众主要由网上预约观众和观察员组成。每期网上预定80个,受众集中在18-50岁的成年人。他们不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也是经常来博物馆参加活动和观看展览的粉丝。观察员主要是从事考古、历史和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
每次讲座结束后,山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将每次讲座制作成一个图文并茂的app,分发给微信平台,供现场没有机会听讲座的人使用。观众慕容留言:“听完王老的《流浪的云与飞翔的云——丁村人与许佳尧人的石头手艺》,再看听课复习,是一次愉快的重播。感谢博物馆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这条名为“沙漠之舟”的信息:“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了解山西的地质变化特征及其在旧石器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听了石院长的讲解,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为知道山西西堠渡遗址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文化而感到自豪。听你的话,赢十年书。”
据了解,金捷论坛第二阶段将于9月初开幕。讲座将以山西考古故事展为重点,由四位专家和四场讲座与大家分享山西“十二五”期间的优秀考古成果。(孟淼)
标题:[文化]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乌龙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