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文化山西:拢旺火

[文化]文化山西:拢旺火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19 15:40:02 阅读:

本篇文章1312字,读完约3分钟

过年是山西北部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建一个基地 傍晚开始,人们把火留在院子里;炽热的火焰点燃后,农舍充满了红色和喜庆的气氛 【/h/】老家不产煤,自然会非常小心珍惜,但为了年轻的我们,为了发大财,还是愿意为孩子们生火,过年 我看见爸爸平站在院子里,面对着主房间的前面。一个废弃的铁锅被放在瓮口的顶部。锅里装满黄土,用手压平,然后在土上放几块砖。点火的小门朝南,这样当火燃烧时,它可以用作点火风扇。 旺火建好之后, 爸爸小心翼翼地开始生火。炭块的大小从下往上递减,中间有烟道。当碳块刚好够到从上面伸进一只手时,爸爸把准备好的柴火轻轻地垂直放进半成品,然后盖好顶部,最后用一个细长的碳块盖在上面,站在强火上形成一个尖顶 旺火塔成型后,爸爸会在塔外轻轻撒上砾石土;爸爸说生火方便,火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结,互相粘在一起,不易松动变形 然后我把妈妈用红、绿、彩纸剪成的拉链吉祥纸花放在火上,我屁颠屁颠地把献给火的丑陋春联放在火腿上 在这一点上,除夕迎新火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我的记忆中,当火在基地上点燃时,妈妈会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千万不要说“倒下了”或者“崩溃了” 如果你发现生火很困难,千万不要说“不旺”之类的话。 在烧“旺火”的过程中,绝对忌讳说“崩” 如果一定要表达这个意思,可以换个口,用“谢”字代替 小时候,我很贪玩,很贪玩。我左右打量着火堆,跳来跳去,别提有多开心了。 山西北部的寒冬,鼻子和手经常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就不用说了,不管妈妈怎么叫都不回家。 大约在同一个小时,我妈早早起床,准备拜神、拜天地、祭祖,还有黄表纸钱之类的东西。房子外面的灯光明亮而半透明 母亲还拿出冬天为孩子们准备的新衣服,放在热炕上取暖 当时的新衣大部分都是拆洗翻新缝的,又厚又硬,穿起来很费劲 爸爸也穿好衣服,洗了脸,洗了手,走出院子,拿了一把大扫帚,点了柴火,我和爸爸继续扇风。随着柴火的燃烧,火点着了,小院子里挤满了浓浓的黑烟,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转来转去 黑烟喷出后,望火塔烧红了,火焰从塔缝小孔中喷涌而出,蔚为壮观 照亮院子,穿过矮墙,洒在白雪上,一个接一个向四周溢出 我爸妈领着我们转火,左转三次,右转三次,心里默默祈祷幸福,我妈还让我们在火上烤个白馒头,说吃了一年没生病 活动到了高潮,爸爸会往火上扔几根蜡烛,或者倒几滴煤油。火和烟有几英尺高,哇的惊喜和呼唤声飘在小院子里,很热闹 这时候爸爸抱着炷香,打开街门,双手合十朝南,嘴里喃喃自语,拿起神像 转过身来,笑得合不拢嘴,对着贴在正门横梁下的天地神祗画像磕头,又是一个焚香拜黄表的愿望 最后是一系列的祭奠仪式,回到正殿祖牌位,摆筷,献食,拜香,烧纸 老家村子里的人此时都在忙着同一个仪式。大火驱散了寒冷夜晚的黑暗,天空亮成鱼肚白。 村子里集中了鞭炮声,小村子里的人们也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黎明 【/h/】听说近年来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大大增强,不再用煤生火;当一些环保和繁荣的替代品出现时, 然而,无论何种形式,旺火仍然是庆祝家乡人民表达美好生活愿景的一种方式 它既保留了旺火的传统,又弘扬了旺火文化 作为一个流浪者,我希望并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家乡会繁荣昌盛,繁荣昌盛

标题:[文化]文化山西:拢旺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