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火花上的计划生育印记
本篇文章1432字,读完约4分钟
为了配合计划生育的大力实施,国内一些火柴生产厂家也产生了很多推广计划生育的主题火花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发表公报,提出“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实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中国的人口政策翻开了新的篇章。
为了有效改变我国人口盲目增长的现象,进一步缓解人口增长与经济的矛盾,中国政府在70年代初开始制定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它呼吁“最好只生一个孩子”;1979年,计划生育从宣传变为强制执行;198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并将“夫妻双方都有计划生育的义务”写入宪法。虽然计划生育在中国人口与发展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盲目控制人口,导致国家老龄化严重,出现了先老后富的格局。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对计划生育进行了一些调整,计划生育曾经是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配合计划生育的大力推广,国内一些火柴生产厂家制作了很多主题火花来宣传计划生育。例如,江西遂昌火柴厂在20世纪70年代生产了四套“计划生育”贴纸,其主题是“计划生育有利于妇女儿童健康”、“计划生育有利于抓革命、促生产”、“计划生育有利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计划生育有利于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该厂还与遂昌市计划生育宣传站合作,于20世纪90年代生产了六套邮票式“计划生育”图案,主题为“人类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科学育儿”、“少生多育”、“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只有一朵花”和“一个孩子有更多的好处”。四川涪陵火柴厂1988年生产的六套“计划生育”贴纸,其主题图案不仅展示了20多年的照片、牧羊人吹笛子、孩子放风筝的照片,还展示了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计划生育写的题词:“计划生育工作一点也不能放松”、“控制人口增长是一项战略任务”。
火柴厂家和当地计生部门产生的火花更多。比如云南省计生办和昆明、下关、昭通等火柴厂,在80年代联合制作了一套八套同图同题的“计生贴火花”,主要图片题为“人口要下到农业”,“控制人口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生一个好的”。其中“控制人口振兴中华”的画面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即由橄榄枝组成。
因为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曾经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中之重,所以还是有很多以此为主题的图片进一步宣传计划生育的火花。比如河南开封火柴厂80年代生产的“计划生育”牌花,主版本是“河南省计划生育协会”字样以上,有一对夫妇抱着宝宝玩耍的画面,副版本是孩子吹笛子的剪纸画面。广东南海火柴厂和佛山市计生办同期联合生产两套“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卡牌火花。除了背景颜色不同,他们的图案是一对夫妇和一个女孩拿着气球的照片。广东梅州和江西赣南的火柴厂在同期产生了“生一个孩子光荣”和“四化生一个孩子”的棒火花,展现了一家三口和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女孩,手里拿着独生子女证的幸福画面。江苏苏州火柴厂和苏州计生办生产的两套“只有一个好”贴纸,一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手里抱着女儿的画面,另一套展示的是一个小女孩的形象。再比如福建福州火柴厂和计生办(宣)生产的四件套计划生育星火。主题为“男女都一样”、“两个好”、“晚婚好”、“计划生育好”的海报向人们解释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主题。这些广为人知的关键词,源自中共中央在1980年9月底发表的《致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公开信》。
标题:[文化]火花上的计划生育印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明清庄园”西文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