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19 22:12:02 阅读:

本篇文章3653字,读完约9分钟

《每一个都没有倒下》剧照。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取向,在生活的深处、扎根于人民的地方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基于这样的认识,由长治市委宣传部、长治市扶贫开发中心、武乡县委县政府、山西电影制片厂、山西洪翔影视公司出品的首部扶贫电影《一个不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让刚刚脱贫的农民们演一部农民脱贫的电影。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没有先例。

日前,该片在山西省武乡县上思乡岭头村拍摄地由农民首映。因为是以讲原方言的当地村民为演员,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当地扶贫工作的现实,充满了农村原生态的气息。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亲切感,引起了国内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以新思路引领未来》这部电影为重点。

该国第一部由贫困农民扮演脱贫农民的电影

2017年6月1日,著名导演小果执导的电影《不落》在长治市武乡县上坝乡岭头村开播。2018年3月9日,全国农民首演在岭头村举行。这部电影是根据长治市许多扶贫干部真实感人的故事改编的,由当地扶贫农民主演。这是中国第一部由扶贫农民扮演农民脱贫故事的电影。

影片以返乡青年张帆为视角,讲述了以李向东为首的驻地扶贫队前往丽华村,依靠党员群众解决土地遗留问题、家庭矛盾和精准扶贫,最终成功使丽华村脱贫的故事。影片在赞美扶贫队干部的同时,也呈现了贫困农村的自然风貌、社会地理、农民生活模式和情感诉求。

电影一开始,归国青年张帆的画外音向观众展示了丽华村令人震惊的物资短缺场景:牛羊农民几乎没吃过肉,衣服也是多年没添了。大部分是光棍,大部分出去打工,农村荒凉。随着李向东领导的扶贫小组的进入,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相继进入观众的视野:村“两委”分散,村干部腐败,土地廉价私租;单身狗蛋偷看女人上厕所;李以上访为名,以吃喝为生;因灾致残,残疾家庭吃不饱饭的;因为赡养年迈的兄弟;考上大学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之类的。影片以真实的影像揭示了农村贫困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面对贫困,以李向东为首的扶贫团队召开扶贫动员大会,回家与农民座谈,制定精准扶贫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培育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在梨花村举办红色旅游节,依托上市公司建立有机小米基地,打造微信业务销售路线。这些“转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措施,使丽华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影片的创新之处,也是最大的亮点,在于大胆使用了非专业演员,也就是带头的武乡县岭头村村民。谈到这个独特的想法,导演小果说:“人们需要艺术,人们需要来自现实并能与他们的血液相连的艺术。创作一部电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来武乡县岭头村之前没想到会在这里拍片,但是进了岭头村后一个小时就决定给这里的人拍片,让这些淳朴的农民当演员。高原的红脸,粗糙的手,最重要的是,他们淳朴的笑容,让我感动,历经沧桑,依然保持微笑。这些村民都是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脱贫的农民,他们的真实解读最有发言权。”

的确,众所周知,影片拍摄地武乡县岭头村,曾经是十里八巷的一个有名的贫困村。扶贫小组到达村里后,帮助当地村民打造“黄金”小米品牌;在微信业务中打造销售模式,将曾经滞销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光伏项目的建立将有助于岭头村在2016年脱贫。当地村民对此感触颇深,最有发言权。

这部电影以纪录片和民间风格征服了观众

影片基本以纪实风格征服观众,大部分场景都是基于真实事件。除了一两个专业演员,参与者基本都是本地人,允许农民上演自己的故事。同时,电影也不乏审美和诗意的表达。例如,李向东在探访因车祸致残的张满堂家时,镜头显示,张满堂的儿子,一个残疾人,悲伤地看着远方的眼睛,院子里挂在晾衣绳上的鸟笼,以及远方的蓝天和深谷,以象征性的手段,透露出他内心想要摆脱疾病,创造幸福生活的渴望, 张帆看着“大头”在草地上练习红色舞蹈的场景,所有这些都为电影叙事奠定了基础,并涂上了鲜艳的颜色。

民间传说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特点。与电影的扶贫主题和脱贫致富主题相一致,电影的色彩以卡其色为主,如卡其色土地、珐琅碗、驱动轮、简易洞穴、砖墙、石墙、石桌等。“卡其色”一方面象征着农村的贫困,另一方面也充满了温暖。直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绿色的植物和庄稼,蓝天白云,艳丽的梨花才出现。演员的服装没有经过专业挑选,与当地农民朴素的着装相一致,比如旧的红布腰带,便宜结实的迷彩服,浅绿色胶鞋。人物对话多也是当地方言,如“四平圪头”、“拉拉话”、“卜兰亭”、“牛洪红”、“瞎玩秋胡”。方言的运用不仅营造了真实的幻觉和“陌生化”后的凝视效果,还增强了观众的“带入感”。为了营造一种压迫感,更好地展现当地沟壑的地理特征,电影拍摄也采用了适当的高层俯视视角。

[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为了把这种独特的风格呈现给观众,摄制组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据小果说,这部电影最大的困难是演员。他说:“非专业演员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大部分非专业演员拍的电影都失败了。非专业演员表演控制不好,就四个字,太可怕了。表演是一门特殊的艺术,电影对演员的要求更高。做一个好的农民,演员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演员,但忘记自己是在演戏,把自己当成农民,这是演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这部电影里的农民就是农民,把农民变成演农民的演员,对我,对演员,对剧组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演员的选择上,这部电影基本采用了“谁是谁”的原则,农民演员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比较熟悉,才能有感情。其次,为农民演员营造一个宽松、不受约束的氛围尤为关键。我告诉剧组,没有人能打扰农民的表演,他们是所有拍摄的中心。这部剧连剧照都没请,就是为了让演员不紧张。所有非专业演员都不允许看完整的剧本,每人每天给一张纸,只要允许在指定的情况下折腾。但是我们农民演员很棒,大家都很投入,但是没有人跳出来演。这是很多专业演员目前不具备的素质。"

[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正是摄制组的意图,使得呈现给大众的电影不仅失败,反而精彩。真实的力量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亲切感,也为我省扶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专家认为,这部电影是艺术领域的新突破和成功尝试

日前在长治市举办了观摩电影《永不坠落》的研讨会。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杨、山西省电影协会主席兼秘书长、山西省电影协会副主席段、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农村司司长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参加会议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对该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一致认为该片是艺术领域的新突破和成功尝试,因为它直面现实,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真实、生动、形象的扶贫故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杨(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不落》是一部触动心灵、触动人心的电影。影片扣人心弦,反映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能让人产生共鸣。人物的生动刻画和农民形象的真实呈现是这部电影的亮点。如果你和专业演员一起表演,你可能无法真正的表演自己。做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本性,说明作品是有根据的。这部电影不取决于形式或影响。小成本表达大主题,有内涵,贴近扶贫主题,非浪漫更真实。电影中的农民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和特点。这是现实生活的“流出语”,是普通人自己的语言。文学作品不能作为描述性语言,所以电影中的人物应该这样说话,这是艺术的语言,电影是成功的。小果导演有文学和新闻基础,追求艺术和审美。电影作品要拍成“人喜欢看,专家认同”。

[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杨志刚(山西省电影协会主席):这部电影充分表达了十九大后扶贫工作背景下山西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政治使命和艺术追求。导演小果才华横溢,更有电影情怀。当代很多编剧都缺乏感情,他的作品也不优质。第一,主题电影是为了让人喜欢看;第二,一定要插上艺术的翅膀,不仅接地气,还冒着热气,是近几年难得的好片子。

刘波(影视评论家):《永不坠落》是一部特色鲜明的电影。其中,演员和语言是两大特点。除了第一英雄,其余都是群众,没有专业演员。看完这部电影,我怀疑他们不是普通的农民,是吗?是县剧团的演员吗?至少,我参加过很多影视剧的“专业团演”。但其实都是人生第一次拍电影,第一次当演员,有的甚至从来没去过电影院。从所谓的演技来看,这些非专业演员根本谈不上演技,或者说根本不需要演技,而是真实而简单的把农民的形象呈现给观众。当然这离不开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尤其是对场景的掌控,这体现了导演的过人技巧。

郝寿阳(山西省影视评审委员会委员、影评人):这部电影关注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以艺术为先导,纪实风格,环环相扣,体现“地方口音”。面对扶贫的难题,影片给人启迪,产生共识,摒弃说教,从生活矛盾中前进。《生日》《送辣椒》的很多细节都很感人,影片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夏(山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农村处处长):影片的本土语言反映了山西的地方口音,展现了山西劳动人民的智慧。影片围绕驻地帮扶队的帮扶事迹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主题,极具教育意义。

段(山西省电影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影视剧评审委员会委员):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电影。农民的表现是亮点。导演选演员精准,农民真情流露脱颖而出,真实反映了农民在扶贫中的收获感。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优秀的电影。(孙芮)

标题:[文化]《一个不落》山西电影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