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我国古代旌表建筑之最 绛县乔寺碑楼
本篇文章951字,读完约2分钟
乔斯纪念碑建筑
在我省绛县衡水镇徐水河桥寺村北古道的左侧,矗立着一座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纪念碑建筑,这是一座由政府高级医生周露(郑尔平)为他的后代、亲戚、朋友和邻居建立的功勋纪念碑建筑。
纪念碑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分为基座、建筑主体和屋顶三部分。底座由纯石材制成,高1.5米,南北长17米,宽3米。建筑建在基座上,碑宽12米,宽2.6米,高12米;建筑正面竖立着六根高5米的方形石柱。石柱上刻有三对对联,将纪念碑分为五个不同宽度的龛。壁龛里的树有序言,亲戚如朋友、孙子和侄子是周露竖立的七座巨大的功德纪念碑。上龛镶嵌石匾。牌匾上部,20组砖雕框格环盘,如盘龙、回龙、树木、花草等。,全身都被裹住了,一个挂着砖头的方形身体和宫灯悬挂头突出在上面。屋顶是一个一檐一山的样式,有三个台阶和四个屋顶。檐角高,宛如凤凰。大牡丹有直脊,两端高吻,中间竖起三层铁堡式屋刹,直刺天际。
乔寺碑楼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精美壮观,人们说它有五大特色:
有一天,作品完美无缺:纪念碑建筑位于苏水河边,地面覆盖着沙砾。它的根基有多深?纪念碑建筑中使用的巨石是如何从地面搬运到顶部的?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给这些谜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艺术上绝对独一无二:整个纪念碑建筑看起来像一座悬檐的屋脊,雕梁画栋,回廊蜿蜒,构图精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都是砖石结构,可见其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三个字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碑上三根石柱的对联端庄、朴素、稳重,出自名家之手。这七个铭文分别用楷书、隶书和篆书书写。都是周露的侄儿乔金芳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采花时所作,翰林院编修,刑部主簿武英堂、军部张静、常德、长沙知府校勘。其字淡雅洒脱,笔法深刻,堪称一绝。
四句话:他碑石柱上的对联,寿通石碑上的序,都是乔金芳写的。它的对联充满了古老的魅力,工整而对偶,从高楼的战略优势和深远的意境;其序文典故丰富,博大精深,文风华美,意境优美,不愧为名家之作。
第五,风景独特:纪念碑周围河水潺潺,小桥流水,荷花四溢,果园芬芳,杨柳婀娜,有一种江南韵味。
据了解,绛县桥寺碑楼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单体纯砖石仿木碑楼。199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玉东)
标题:[文化]我国古代旌表建筑之最 绛县乔寺碑楼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刘慈欣小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