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丙申文坛有哀声——悼念陈忠实先生
本篇文章1388字,读完约3分钟
陈为签名售书
作者米·国彩
4月的最后一个上午,我进了育才,去商店买了一本北京文友最近发给我的小说。打开3号书柜,看到了两本《白鹿原》的小说,一本是《白鹿原》第一版出版时在新华书店买的,另一本是《白鹿原》作者陈先生送给我的。我抚摸着丈夫给我的书,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再去Xi看望我的丈夫?“!把北京文友发给我的小说存好之后,我坐在电脑桌前,打开电脑,点开新浪新闻,开始看每日新闻。突然,我被一个消息惊呆了:“陈因病于4月29日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29号这是真的吗?昨天确认老公死于舌癌的时候,我不禁心酸,一件10年前的往事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80年代中期,我和著名作家魏有过一段恋情。2006年春天,我决定写一篇关于魏的文章,但是我手头没有足够的资料。4月8日,我和一位来自家乡的摄影师前往安采访魏的遗孀于敏,想通过她进一步了解魏。我们先坐金龙大巴到太原,然后坐动车转运城,在车站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公交车到了Xi,很快就接上了于敏。面试很顺利。
在Xi,我们住在建国路83号陕西省作协大院的秦仁宾馆,住宿由省作协办公室主任王根成安排。每当我有时间,我就在这个院子里散步。这座宅邸曾是高桂滋的住所,在Xi事变时被软禁在蒋介石的院子里,给人太多的神秘感和遐想。也许土地精神可以造就出优秀的人。这个院子里出过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保卫延安》的作者,《创业史》的作者,《船夫的音乐》的作者王,《平凡的世界》的作者魏,《白鹿原》的作者陈。、刘清、王、魏、路遥都死了,只有陈先生还在为自己喜爱的文学事业忙碌着。当年,北京人艺还派人到安,和陈先生商量改编话剧《白鹿原》的事。王老师真的很难充分利用楼主的友情,考虑如何让《白鹿原》在舞台上更充分的展现出来。
住了几天走了,签了自己的小书,给王根成导演发了《人生笔记》,给陈钟石先生发了《余斋随笔》。陈钟石先生想把小说《白鹿原》还给我,他答应过几天寄给我,因为他手头没有书。
回到晋朝后,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我收到一个包裹,它在我手里很重。当我看到地址是Xi的时候,我感到有点困惑,于是打开了它。原来是我的代表作《白鹿原》,然后我打开扉页,赫然写着:“米、亚正、陈先生,2006年7月6日”。“米国蔡亚正先生”顶案占一行,“陈钟石”字退二案占一行。然后在一个正方形的“陈”上刻上一个鲜红的印章,签名的时间也由两个格隐去,写在签名之后。因为“七月”这个字已经写在了书的脚下,“六日”这个字还在继续。我用几行硬笔和草研究着老公帅气的书法,想着这么久了,老公还记得给我书,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得像潮水般,手激动得发抖。
《白鹿原》是一部描写陕西关中平原白鹿村祖孙世仇的小说。这是一部50年的史诗,震撼人心,丰富多彩。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卖得很好。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行了66万多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是王先生立志要写的书,砖厚,死时可以给枕头。
王先生一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这是今天没有人能比的。王先生的作品堪称巅峰!王先生是文坛巨匠!
现在,王先生在枕头上留下了一块厚厚的砖头,给中国文坛留下了无尽的悲哀和思念。
长歌哭,唉!
俞斋,2016年5月1日
作者简介:米,男,山西作家,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山西文学》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发表过《生活笔记》、《严丰评兴观》等9部作品。
标题:[文化]丙申文坛有哀声——悼念陈忠实先生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革命巨子续西峰
下一篇:[文化]山西方言中的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