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革命巨子续西峰
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5月10日是凤姐去世90周年。他于1880年12月24日出生在定襄县西舍村(今洪道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与同村参加革命的许、许师傅、并称“许四圣”。
凤姐一生革命后,人生坎坷。虽然当时被誉为“华北革命巨擘”,但文革期间他的革命成就被否定,甚至遭受挖坟盗财之苦,甚至家人遭到迫害。改革开放后,历史的迷雾被拨开,徐熙凤逐渐被提起,人们又能认出这位曾经被淹没的革命烈士了。
攻守大同,筑奇观
1905年中国革命同盟成立,当时在山西大学堂读书的徐熙凤立即申请加入,并立即休学回村组建革命队伍。除了创办红道川路学校,他还以表演社火的名义培养年轻人。
辛亥革命爆发,太原起义成功后,徐熙凤迅速组织领导新戴宁公团进军大同,清军从内部被赶出城。面对清军的反击,在敌强我弱、内无武器、外无援兵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公兵团的士兵与大同人民浴血奋战,创造了守城40天的奇迹。
在这次攻守大同中,公团以三千人的兵力牵制了清军六万师南下,挽救了山西起义的大局,为山西辛亥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孙中山授予少将陆军军衔。
广济曲里当时造福后世
1912年春节后,徐熙凤利用农村休息时间,组织新县、定襄县、毕县人民,在滹沱河北岸修建了全长66里、受益村27个、灌溉地6万亩的广济运河。亩产由不足100公斤提高到4500公斤。100多年来,这条运河仍然流淌着清澈的水,灌溉着海峡两岸肥沃的土地,滋润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徐熙凤还动员村民,拆除了村外的“公德寺”,用其木材和砖石修建了著名的西社村小学。
主持北方英雄华山聚义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很快露出狰狞面目,阎锡山紧随其后。面对袁、严的倒行逆施,次年10月,徐熙凤愤然弃官回乡。以兴办实业为名,策划“反袁倒燕”。
1914年春,袁世凯发出逮捕令。好在有人通风报信,继续给凤姐送信,躲过了这一劫。他从保德县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先后与革命家胡景毅、景武穆、、郭锡仁、杨虎城、岳、孙岳、邓宝珊、董振武、、曹、、范忠孝、刘冠三、共事。后来,原公兵团的骨干许、龚福义、、许世福、许艳梅、、蒋如虎、李等也来到华山,史称“华山聚义”。它不仅整合了一个新的北方政治军事集团,而且成为后来国民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组织国防军讨伐袁世凯
1916年1月,他继续担任西丰“护国西北,求袁俊”的统帅,十天就加入了克隆河、易家、临晋、万全。不幸的是,当我经过玉香地区时,突然在晚上遭到敌人的袭击。虽然我战斗勇敢,但是被很多敌人打败了。部队分散后,樊婷不小心掉了农田井,然后冒险从潼关河回到陕西,留下了肺病和腿痛的根源。
之后,徐熙凤还担任了胡景翼、余有仁、邓宝珊领导的荆总参谋部会议,与陈血战。特别是他说服胡景翼改编荆主力为陕军第一师,不仅为胡部出关与冯玉祥、孙岳联合发动“北京政变”奠定了基础,而且直接参与策划了“北京政变”。
又穷又病,死于仇恨
1925年,孙中山不幸逝世,老战友胡景翼在河南坏疽去世,徐熙凤悲痛欲绝,肝病复发。他击退病魔,规划国军的进退。由于提案未被冯玉祥采纳,只好带领老参谋续编樊婷、龚福贵、胡德夫加入石家庄,出山攻打山西。
战斗开始后,胡德夫因为被阎锡山收买而拒绝出兵,龚福贵也因为骑兵第一师隶属于第二军而去了天津。只有许樊婷执行了进军徐熙凤的计划,独自带着广陵到应县战斗了一个多月。战败后,冯继续捶胸顿足,放声大哭,不得不回天津养病。
1926年5月10日,徐熙凤病情恶化,死于仇恨。他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痛恨各部门军阀连年征战,错误地危害国家和人民,痛恨自己软弱无力,没有实现革命理想。徐熙凤死了,没有给家里留下任何钱。两个月后,大儿子因焦虑和愤怒而死。连同他的母亲和去年去世的四个弟弟,四口棺材停在“卢汉”。幸运的是,我的老朋友郭宗道四处筹集了1500银元,然后她的家人和朋友张树林和郭宗道在那年冬天帮助她回到了家乡。
1929年初,徐熙凤建在红岛镇西门外的陵墓里。4月7日葬礼下葬时,国民党老兵张继送来了下面的挽联:
血洒华夏,奔驰频年,悼故人,慷慨激昂刘月氏;
丹心里有一条古道,这一刻,他抱着棺材回家,哭诉着自己的身世,让贾长沙伤心而悲壮。
标题:[文化]革命巨子续西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山西方言与山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