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扎根民间的古老艺术
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福山,位于我省中南部的一个小县城,自古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传统民间艺术博大精深,门类众多,尤其是“中国剪纸之乡”,受到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传魏晋时期,福山县民间妇女有剪丝带帛贴插、寺庙贴花鸟的风尚,还有用纸剪鸟虫贴窗户的习俗。从明朝到清朝,郡内剪纸艺术趋于高潮,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在一代又一代的佛山民间艺术家的教学中,古代剪纸艺术种类繁多,包括人物、花卉、动物、鸟类、山城、民间故事、寓言等。比如二十四孝,老子八十一文化,十二生肖,山西景点等。,都是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中国的剪纸艺术风格可以分为南北两组,福山剪纸属于北方。它的基本特征是质朴粗糙,以略带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创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所以能形成这种风格,与这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是分不开的。在春节之际,农民村的窗户上贴上各种颜色和图案的窗花,随风飘动的门、橱柜、粮库、畜栏等吉祥纸花,生动地衬托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婚礼当天,要用各种意义非凡的剪纸来表达主人家的欢乐气氛。大门两侧要贴上双喜字,陪送的嫁妆要用“鱼倒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剪纸装饰,表达对新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枕头和手帕上的刺绣也是基于剪纸。万一家里有人去世,在悼念时,用剪纸做成的物件来悼念和悼念死者,如纸横幅、摇钱树、金山银山、丧葬仪式中的车马等。这些具有地方风味的民间手工艺品粗犷豪放,丰富朴素,细长美观,雕刻精美。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剪纸作品,既没有珍珠翡翠那么奢华,也没有红木古瓷那么贵重,但却能触动普通人的心灵,装点千家万户的生活。在这方面,剪纸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福山县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剪纸艺术的收集、整理、创作、交流和推广,许多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成为民间艺术的优秀范例,变得高雅。自1979年以来,剪纸产品已出口到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美、日、法三国艺术代表团多次访问浮山,都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大加赞赏,国内多家知名媒体多次访问浮山,采访了郑鸿鹄、乔等在剪纸艺术上做出巨大成就的艺术家,使浮山在国内外剪纸界声名鹊起。1985年,山西省文化厅授予浮山县“剪纸艺术之乡”;1993年,文化部授予浮山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牌匾。
近年来,福山县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在发掘整理福山木偶、福山四平书、福山道情、福山顶岗等传统民间艺术的同时,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发展剪纸艺术,2006年,由剪纸艺术家郑宏娥创办的“东方艺术博览会”开幕。博物馆设有艺术展览中心、艺术培训中心、艺术制作中心和郑宏娥民间艺术研究工作室。是集收藏、展示、研究、培训、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活动场所。郑宏娥还成立了福山县剪纸专业合作社,举办了几次剪纸技能培训班,并带领剪纸专家进入校园,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使这一传统技能能够更广泛、永久地传承下去。
浮山剪纸艺术植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虽是土生土长,却是古风。它以泥土的芬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
标题:[文化]扎根民间的古老艺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清末民初山西婚俗变迁
下一篇:[文化]68岁老汉捏面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