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续西峰:华北革命巨子
本篇文章1324字,读完约3分钟
走过西舍村古老的沁阳巷,新戴宁公团盛镇长空的战歌依然回荡在耳边 辛亥革命北方地区的领袖徐熙凤,被称为“华北革命巨人”,就诞生在这里 如今,秦阳巷徐熙凤故居依然矗立在那里,矗立在村里的宁工团纪念碑前,向年轻一代讲述着那些历久弥新的辛亥革命英雄精神 【/h/】徐熙凤,名同熙,九州人,名凤姐,名汉泉,1880年12月24日出生于我省郫县红道镇西舍村(今定襄县)。 少年的续凤姐,潇洒洒脱,不拘小节;读书求实践,不求章节 1902年,22岁的徐熙凤考上了山西大学唐熙斋。看到国家危在旦夕,他结交了志士豪杰,谋划革命 【/h/】1905年,中国同盟在日本东京成立,徐熙凤立即致信日本友人,代表他们登记加入 这期间他看了很多进步报刊和革命书籍,坚信“不革命救不了中国。” 1906年,留日参加同盟会的山西人荆定成、赵、顾、荣福同先后回国,在太原、宁武、五台、定襄发展同盟会会员,继续让凤姐休学回国。他们一方面组织培养中青年村民。另一方面,他们在红岛镇创办“陆川学校”,聘请进步教师,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革命人才 一时间,西社村成为陕北聚集英雄、策划革命的中心 【/h/】辛亥革命爆发,太原起义成功后,徐熙凤经新任巡抚阎锡山批准,组织新戴宁公团进军大同 1912年11月28日,公团在原平镇出发,先后夺取颍州、怀仁,顺利进入大同市 大同是山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城镇。面对清军的几次重炮反击,团长继续西峰带领全团战士浴血奋战,在敌强我弱、内无粮枪、外无援兵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创造了守城40天的奇迹 直到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徐熙凤领导的新戴宁公团才撤出大同,回到家乡 这次攻守大同,牵制了清军,挽救了山西起义的大局,为山西辛亥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2年初,徐熙凤还被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孙中山授予少将军阶 【/h/】今年10月,徐熙凤被任命为山西巡道,但因不满阎锡山与袁世凯勾结排挤异己,愤然辞职回村 1914年6月,阎锡山奉袁世凯之命逮捕徐熙凤。乔装出逃的徐熙凤,在华山与、景武穆、胡景翼、等商议袁之事,并称“华山聚义” “华山聚义”汇集了被袁世凯拒绝、打压、追击的北方英雄,整合了一个新的北方政治军事集团,成为日后国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全国人民奋起攻击他 西丰起义军总司令组织“西北保国求”起义寻找袁后,最终被阎锡山的军队伏击击败 【/h/】为了反对北洋军阀,推翻曹锟、吴的统治,徐熙凤还与冯玉祥、胡景毅、孙岳合作组建国家军队,参与策划“北京政变” 在军阀混战、前途艰难的岁月里,凤姐继续为民主共和、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徐熙凤深受打击,忍痛筹划新的革命活动 8月,他以国军总参谋部身份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攻打山西,与阎锡山决一死战。没想到,队伍被阎锡山瓦解,完全无法单打独斗 悲愤交加的徐熙凤,病不起。1926年5月10日,在他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他留下了一份离别的遗嘱。"请告诉所有的同志,我们是革命者,我们必须前进,决不后退." 这位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和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忠实追随者,辛亥革命在北方地区的先驱,反清、反袁、反封建军阀的领袖,终于在47岁的时候遗憾地逝世了
标题:[文化]续西峰:华北革命巨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新华社:华国锋同志生平
下一篇:[文化]河东辛亥革命元勋王用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