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记忆中鲜活的童年
本篇文章885字,读完约2分钟
1977年,作者(右二)与朋友合影。
这张照片是我和赵建平、赵建国等朋友的童年照片。拍摄于1977年秋,39年过去了。
据我父母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始于我不到两岁的时候,很多老干部、知识分子都遭到了批判和迫害。父亲和当时主管政法系统的市领导郑林同志一起被攻击迫害,1966年7月回到襄汾县东徐村。在农村,我家经常吃自己口袋里的食物,吃野菜充饥。村子虽然离汾河很近,但是没见过山,面朝黄土,面朝天空过着农耕生活,经济也很拮据。1975年秋,父亲的问题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平反,那年10月我回到了我出生的太原。1977年8月下旬的一天,因为母亲在太原市城北鼓楼街道办事处五一幼儿园教书,没有时间照顾几个孩子,父亲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和公司的一个同事带领我们去觉微山爬山。我兴高采烈,在没见过山的时候欢呼雀跃,立刻和三个朋友手拉手并肩爬上了山,哼着小曲。下午4点左右,我和赵建国趁父亲休息的时候偷偷溜到多佛寺,结果发现寺里空无一人。来到文殊亭,门紧闭,锁锈丛生,十分凄然无声。我跑出去,我们四个朋友在飞云峰附近的盘山路口相遇,我爸给我们拍了照。你看,从右边数第二个,右手在腰里,左手耷拉着,抱着一条裤腿,往前看。仔细一看,我左脚穿的鞋子不见了。其实我的皮凉鞋坏了,要拖在拖鞋前面。右边的赵建国看起来很困。可能是他没找到什么宝藏就迷路了。左边,赵建平和另一个伙伴是不同的场景。他们笑着,手里拿着盛开的山菊,多开心啊。
时光荏苒,时光荏苒,2016年的时钟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环。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过了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给我们拍照的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却给我们四个朋友留下了永恒。专门为读者作诗。
爬觉威山
一片红叶,如丹徒碧空,满是滋润龙城的汾水。在秋千上,歌唱在喉咙的山谷中演奏。
两泓碧水,一朵朵浓云,醉美红叶在心中摇曳。山明水绿,宝塔挡风。
[链接]
范立平,196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襄汾县人。他拥有学士学位,现任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太原市轻诗学会会长助理。
标题:[文化]在记忆中鲜活的童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时代情感的诗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