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方言中的地名
本篇文章1046字,读完约3分钟
就像人必须出名一样,每个地方都必须有自己的名字,这就是地名 作为专有名词,地方名词是方言词汇的一个大家族 除了提到具体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外,不同地区的名称往往还附有一些其他信息 这些额外的信息通常是从多个角度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窗口 【/h/】地名多以“石、岩、谷、梁、脊、口、格塔、崖、沟、壕、坡”等字样,显示出山西“连绵不断的山脉和纵横交错的沟壑”的地貌特征 比如著名旅游胜地五台山所在的五台县,境内有146座大峰。全县山区占总面积的77.3%,丘陵地区占10%,平原地区仅占12.7% 县城有个“大石乡”。如果你没进过乡,先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典型的山区乡 大石乡有白云山、大石、大石岭、知鱼、水峪、潘家屯、俞晔、兴平、大池、京湾、杨林、范家庄、黄翔、纸府庄等14个自然村 前七个自然村的名字都有“山、石、岭、谷”四个字,凸显了山区的特色 兴平的《平》表明,该村是山区的一片平地 大池和井湾透露的信息是,当地缺水,唯一的池塘和水井已经成为村庄的象征 杨林是一个靠森林为生的村庄。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一是当地植被普遍不好,只有一棵树醒目,成为标志;第二,过去当地的杨树很少,这里的树与其他地方的命名不同 范家庄是以姓命名的,这是中国农村最常见的命名方法,虽然这个庄子现在不一定是以范姓为主 芝罘庄原名“芝罘庄”,也是以姓氏命名的。1980年改为知府庄。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新观念 黄翔这个名字很特别,应该有另一个来源 在山西,像大石乡这样的村名数不胜数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随处可见 在历史的进程中,地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然而,由于其独特的稳定性,地名往往会留下一些悠久的历史痕迹 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以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齐的封地命名;介休县以绵山命名,绵山春秋时隐居。灵石县,因隋文帝在挖河时发现一块巨大的陨石,“其色苍,其声铮铮”,以为是天降祥瑞之石,故名筑城置县。 闻喜县的名字包含了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路过,听到了官方军队突破南越的消息。当他高兴时,他建立了闻喜县 一些古老的传说也在地名中积累 稷山县有一座王集山,据说是神农后稷教人种庄稼的地方。县城以山闻名;夏县,相传是于霞的首府;福山,相传古时候洪水泛滥,有的山随水流延伸,从此得名 有人说,到了山西,随便看一个寺庙,可能就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了 也可以说,随便翻出山西的几个地方,做一点研究,就能找到山西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古代积累的一些信息
标题:[文化]山西方言中的地名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壶关小车刀切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