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五千年弦歌不断

[文化]五千年弦歌不断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1 14:56:01 阅读:

本篇文章2180字,读完约5分钟

有句话叫“中国人都是运城人”,有理有据。1994年,中美科学家在运城市垣曲县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级灵长类特征的“世纪猿”化石,将猿类的出现往前推了1000万年,也证明了运城是4500万年前人类的远祖;运城“西堠渡遗址”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180万年,在这里发现了人类使用火的最早证据;运城是人类最早学会冶炼、开始农耕文明的地方,也是人类最早吃盐的地方。这座城市也被称为“运城”,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盐城”和“盐运城”。

关羽借着烛光读《春秋》

关帝庙,建于关羽故里介州,今运城市盐湖区介州镇,北与盐池湖、南与中条山接壤。它是中国乃至国内外最大的宫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在运城人眼里,关羽如果不算德高望重的舜帝,应该是运城文化的“最佳形象大使”。

“手持青龙刀,骑着赤兔马,温酒斩华雄,三英斗吕布,五关斩六将,护城河边斩蔡洋”是文学作品中的关羽,是关羽的一个艺术虚构,是大多数中国人通过小说了解的关公形象。那么,关公在寺庙里的形象是什么?走进关帝庙最高的建筑春秋楼,我终于看到了著名的关公读《春秋》的塑像:关羽右手伏案,左手抚摩胡须,面容儒雅恬静,专注地看着《春秋》。楼内一幅对联描述了关羽夜间读书时的情景:“北斗在头,开帘应挂斗;南山来到对面,“春秋”读书看山。”约2500年前,“孔子写春秋,贼寇怯。”600多年前孔子去世后,关羽熟读《春秋》,一生践行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义”思想。所以从宋元到明清,关羽的形象在官庙中不断提升,从侯到公,从公到王,从王到王。

[文化]五千年弦歌不断

那么,真正的关羽从庙里走出来是什么样的呢?关羽的祖先是夏朝第一个为民请命、为国捐躯的朝廷大员;祖父,农村知识分子,主理《易》、《春秋》学;《春秋》中父亲关彝教关羽在家读书。19岁时,文武双全的关羽杀人后,从家乡逃到幽州卓君县,后跟随刘备立下不朽的战功。举个例子,他在万马军中斩了阎良,挂封金去找他的兄弟,独自去开会,淹了七军...他所有的军事生活都是勇敢、正直、无畏和强大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亚洲、欧洲到美洲、澳洲等36个国家,共有3万多座供奉关公的寺庙。历史上真正的关羽,不仅仅是一个确立了个人事业的英雄,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无比忠诚的道德立场和高尚的个人操守,令世人敬仰;关羽忠于国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友真诚,做事守信,对敌勇敢;为人正直,做事正直,为人坦荡,投球无愧于天下,真诚能为全民造福;关羽走下神坛后依然是伟人!因此,尽管关公的形象被神化,但人们崇拜的是忠诚、仁慈和勇敢的关公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男子汉人格,“富而不淫,贫而不贱,威武不屈”。

西方智者曾经说过,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顾2500年前,吸取东方孔子的智慧。同理,回顾1800年前,我们可以从河东关羽身上得到无穷的启示。

诗人登船歌唱中国

中国古代四大建筑中,有三座位于长江流域,只有郓城所属的永济市的鹳楼位于黄河流域。

盛唐时期,运城边塞诗人王之焕,一路沿黄河而行,来到鹳楼。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爬上楼梯,但太阳却像一轮白色的铜镜,沿着蜿蜒的中条山西端缓缓落下,黄河像一条长龙汹涌而来,向南滚滚,向东转到远处,向远处的茫茫大海游去,“山遮白日,海洋泄金河”就眼睛所能看到的, 中国的美景和中国的壮丽景色似乎在千里之外,诗人的脑海里闪现并脱口而出“但你拓宽了你的视野,走上一段楼梯,走上三百英里”。 诗是楼写的,楼是诗命名的,短短20个字,让鹳楼尽显异彩,成为天下文人朝觐的殿堂。诗人和作家来这里写诗。《全唐诗》中关于鹳楼的诗不下三十首,但确实没有人能超过王之焕。

[文化]五千年弦歌不断

但是,如果拓宽视野的话,在古和东的文坛上,能扬名立万的并不是王志焕。比如初唐四杰之首的诗人王波,不仅留下了“然而,中国有我们的友谊,天堂有我们的邻居”的送别语句,还在王腾亭上唱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乐章,“夕阳与寂寞的齐飞,秋水同生”;例如,在告别的时候,王维的那句“劝你喝一杯酒,无缘无故地去西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和诗歌史上的空是一样的。此外,王维从太原迁到运城周浦,后入京做官。他怀念家乡的亲人,写了一首诗《在山上度假想起山东的兄弟》,说:“我知道我哥哥爬到哪里去了,每个地方少了一个人。”这个“山东”,就是华山之东的故乡周浦;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运城诗人、散文家柳宗元,被称为“刘合东”,千古传诵的“江雪”:“百山无鸟,千路无脚印。一条小船,一件竹斗篷,一个老人在冰冷的江雪中钓鱼。”在美丽的风景中,有一种孤独和愤怒的感觉。苏轼曰:“古之发细,味在泊。”无人能比。

[文化]五千年弦歌不断

站在诗人的高度,遥望河东古城和中州之地,却见“黄河自北来,华南倚之,水陆总态势,庄冠河之色。”180万年前,人类文明的第一把火在这里点燃;4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第一首歌伴随着温暖的南风在盐池湖畔响起。1800多年前,象征忠诚和仁慈的国星在冉冉升起;1300年前,边塞诗人站在这里,面对辉煌的中国,留下了那首永恒的绝唱。所以,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王之焕为盛唐树立了很高的诗歌艺术水准;关羽对中国人修身养性树立了很高的标准,要威武雄健;另一方面,舜帝为中华民族的政治和社会理想树立了“以德治国,以孝治天下”的高标准。艺术,人格,社会理想,都是崇高的,必须抬头才能看到。虽然看不见,但心向往之。

标题:[文化]五千年弦歌不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