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1 09:40:02 阅读:

本篇文章3531字,读完约9分钟

1937年初冬,八路军129师从陕北渡过黄河,经过吕梁山,挺进太行山,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稳定的抗日根据地。山西有一位70岁的老人,他花了50年的时间来研究这段伟大的历史

[核心提示]

“红日普照东方,自由之神在尽情歌唱。看吧!前山有万壑铁壁,太行山上燃烧着抗日篝火。听着!母亲叫她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1937年初冬,英勇的八路军129师从陕北渡过黄河,经过吕梁山,挺进太行山。在被征服的人民中誓死不当的太行山人民,唱着这样雄壮的英雄歌曲,把自己和亲人送上战场。在这种进攻和撤退的天然屏障中,我党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稳定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就建在这里,太行山成了华北抗日战争的中心。魏泰航,发生了多少史诗故事,人民在哪里创造了历史。

在山西,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花了50年的时间研究和学习这段伟大的历史。他叫田有如。国庆前夕,笔者再次电话采访了老人。

忠于使命

田有如说:“我经历过旧社会的黑暗,沐浴过新中国的阳光,多年来受到党的青睐。没有我们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所以我决心从事党史研究。”

1948年,晋中地区正经历黎明前的黑暗,仍是阎锡山的势力范围。这一年,田有如4岁,父亲远在东北,哥哥参军离开家乡,家里只剩下奶奶、妈妈、他和四个小姐姐。阎锡山的军队征粮,造成了“官为什么要哭,女为什么要哭”的艰难和无奈。。又一次征收军费,征收粮食,房子里的东西都用光了。我妈被抓到一个破庙里当村办,没有她妈活不下去。几十年后,他仍然记得寺庙里的黑暗,稻草和木柴的寒冷。趁着夜色,他妈领着他逃走,从段村跑到文水东北的安村。那是母亲的少女,“狗腿”会讲故事。幸运的是,好心的邻居用高粱秆把母女藏了起来,躲过了一场抢劫。不久,晋中之战开始了,许的部队解放了晋中和他们全家。恰逢夏收,人饿了可以去捡麦子吃。解放后,他家分得了25亩地,但家里没有劳力,只有三个大、中、年轻女孩和无知男孩无法耕种新分得的土地。但是因为他家是军人家庭,村里组织了帮扶队,帮春种,帮夏锄,帮秋收。“是中国共产党把我们全家从死亡线上拉了出来。我从小就对我们的聚会有很深的感情。这种友谊埋下了我以后研究党史的种子。”田有如回忆道。

[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田有如说,他在历史启蒙阶段接受的是红色教育和抗日战争史。田老的班主任冯松年在交城中学读书时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工作,学校书记程是抗战时期西盟会的老干部。跟随这两位老师,他开始深入学习《毛泽东文选》。1965年,田有如考入山西大学政治系,学习了两门课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史》和《毛泽东著作》。研究期间,他发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山西先后建立了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晋西南四个根据地,并在这些根据地的基础上,扩大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个抗日根据地。同时,《毛泽东文选》中有许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重要论述,因此他逐渐对地方史和党史产生了兴趣。在省委党校的院子里,大一新生田有如穿梭在图书馆的书架间,阅读了大量的《党史资料》、《红旗飘飘》等书刊,开始了解到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对改变社会性质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样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却被文革打断了。

[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坐十年冷板凳

1966年5月,学校停课。田有如作为第一批来到北京的红卫兵被毛主席接见。10月份返校时,被批准为“保守派”,被排除在外。“让我坐冷板凳,那我就在冷板凳上干我该干的事。”于是,马末羊初,田有如开始钻到自习室研究抗战史,坐了50年的秀才。

当时提倡教育改革,大学生要了解社会。田有如和三四名学生借此机会,以“把革命传统品质融入教育改革”为题进行了调查,采访了四五十名在山西抗日根据地工作过的老干部,了解了生活中的史实和课本上看不到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了解共产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因为当时很多老干部都受到了批评,他们的采访不得不避开造反派的干扰,有时还得躲在没人能发现的地方,往往是阴暗的地下室里。几个年轻人听老共产党员讲理想信念和革命浪漫情怀,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口头材料。

1969年,九大召开前一两天,田有如被分配到省军区某农场锻炼,在部队当厨师,种菜,养驴,烧砖。在困难的环境中,他仍然不能放下手。他说他当时看的东西真的抓住了。毕业后,田有如被分配到榆次一中工作,那里藏书丰富。在教学之后,他有充足的时间通读中国古代史、世界通史和关于共产国际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这一天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他写出了50万字的《山西抗日根据地概况》,这是他的第一本书。那一年,田有如才35岁。他把这个印好的初稿交给老干部和学者,请他们指导,受到老干部和历史学家的好评。专家建议他选择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研究,比研究山西四大根据地更有价值。他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集中精力研究太行根据地的历史。

[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一把剑需要十年才能产生

田有如研究太行根据地的历史,从收集资料到整理付梓的书籍,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田佑从1979年到1981年在档案馆度过了三年。他在省档案馆(1937-1949)查阅档案,共80多卷,500多万字。他认真阅读、复制、记录了太行山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情况,并详细记录到各区、重点县、重点村、边区政府、群众团体和军事分区的人事档案、文件、文书和会议纪要中。此外,他还经常去北京中央档案馆查阅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太行分局的档案,去中央军委档案馆查阅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和129师的历史档案,以及当时领导人之间的书信电报。

除了看档案,他还看望了过去在太行工作过的老干部,如在太行根据地担任区委书记10年的李雪峰、区委最后一任书记陶鲁佳、区委宣传部长张磐石等。第一天写提纲,第二天回家面试,晚上整理,第二天面试,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谈...田有如回忆说,他只在李雪峰家吃了十几天午饭。这位30岁的党史研究者,在与这些革命干部的谈话中,不仅了解到了档案中看不到的历史细节,也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他看到了这些在文化大革命中失败的老干部眼中坚定的信念,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了调查研究的踏实肯干精神。这些老干部们大谈战争年代,硝烟弥漫,带着那种对光荣往事的回忆,滔滔不绝,为田有如提供了详实生动的口述材料。然而,有时候回忆是不可靠的。老干部口述会和档案不一样。熟悉档案的田玉如直接指出老干部会说不服气:“过去根据地是我们建的。我能没记错吧?”田有如拿过卷宗给当事人看,这样听写和卷宗就应该对应了。不止一方最后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小田,你比我更了解当时的情况。”田有如说:“考证历史离不开原始档案,也离不开当事人的叙述。我像一个律师,从档案中为历史寻找证据,又像一个侦探,寻找历史的真相。”

[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每次面试结束,受访者都会给他另一条线索。李雪峰帮田有如联系陶鲁佳,陶鲁佳帮他联系池碧清,池碧清推荐阎,阎介绍...田有如就此采访了陶希金、杨、贾、霍凡、吴、杨殿奎、陈锡联、李德胜、秦基伟等党、政、军、民团体和媒体有关人士。在这样的积累下,田有如一边查阅档案资料,一边撰写编辑稿件。

自1987年7月以来,先后出版了《太行革命根据地历史手稿》、《太行革命根据地重大事件记述》等15部太行丛书,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均有报道。这本书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注意。澳大利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古德曼(Goodman)曾出国与田有如交谈,并邀请他到澳大利亚进行交流。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内田志兴也来中国和田有如讨论这本书。田有如以其丰富的研究资料和严谨的考证,被公认为中国太行根据地史专家。

2011年,田有如卸任后,继续每天研究太行基地的历史,他说他坚持了一辈子。田老家的陈设简单,都是旧家具,旧书。当你走进他的家,你会感受到一种岁月带来的宁静和崇高,那是历史、知识和深刻涵养的积淀。卑微冷漠的老人在书房里继续研究,翻着书页,一页一页做笔记,一字一句写文章,一生坚持做一件事。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数量的浮躁社会里,这种老派的学术态度难道不值得学习吗?

[相关链接]

田有如微档案

田有如,1944年10月生于蕉城县段村。1965年4月在交城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晋中区委宣传部理论教师,晋中市社会联合会专职副秘书长,晋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项目负责人;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山西省历史研究所当代山西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室二级研究员。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山西省优秀专家。

主要著作:《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太行革命根据地史丛书》、《彭真传》、《彭真年谱》、《彭真传》、《彭真主持东北局》、《世界屋脊——刘邓军队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当代山西简史》等。

标题:[文化]田酉如 研究抗战史50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