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文化]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0 04:08:02 阅读:

本篇文章2535字,读完约6分钟

吕梁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刘桂莲把歌曲送到了农村。

吕梁民歌社组织成员在黄河古镇丛落峪表演。

应文化部邀请参加第九届中国文化博览会

在从罗峪的第一届民俗文化节上,

吕梁民歌社成员在农村演出

8月10日,由著名词人严肃创作,著名歌手严维文、青年歌手王演唱的大型音乐电视《心与心》在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开拍。在抢眼的拍摄现场,吕梁民歌社合唱团作为一个辅助表演团队,秩序井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观众都给予了热烈的赞扬和掌声。

俗话说,能当好配角,就能把主角演好。从表演中,人们深深感受到吕梁民歌社团队的奉献。跟随这支队伍的脚步,让我们一起寻找民间艺术的魅力。

吕梁民歌的痛苦

吕梁民歌有过辉煌,也经历过发展的波折,凝聚了吕梁人的感情和希望。

吕梁民歌在中国民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流行于黄河中上游,流传于陕西、蒙古、甘肃、河南等地。吕梁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汇聚了黄河文明和黄土文明,兼容了草原文明的元素。已成为晋陕黄河大峡谷民歌艺术的核心发展区和传播区。在与吕梁接壤的地区,吕梁民歌传唱已久,成为交融发展的见证。民歌是山西和陕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很多民谣并存,分享,分享,比如《五兄弟牧羊》、《吊红灯》、《单身哭嫁》、《往西走》、《小寡妇上坟》、《小黄牛》、《唤妹子》等等。吕梁民歌的后繁荣阶段是从革命战争到“文化大革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革命老区吕梁发挥了民歌的战斗、革命、宣传功能,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民歌,如交城山、八路军渡江东征、贺司令员来我家、参加游击队等。,尤其是风靡全国,至今传唱的交城山。

[文化]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过去的辉煌不代表现在的辉煌,延续辉煌的因素太多。近年来,陕北一直在播放大品牌的民歌,吕梁民歌也有不少被演绎吸收进陕北民歌。与生俱来的吕梁民歌正在逐渐衰落,甚至有失去语言的危险。无意中完成的文化兼容并购,威力惊人。

与吕梁隔着一衣带水的陕北,有着世界闻名的地方文化品牌的美誉,而吕梁以其独特的民歌资源,是一个“养在内室里,无人认识她”,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地方根文化工程的民谣遭受这种曲折局面,不就是一种巨大的文化摧残和地域痛苦吗?

民谣之根在民间,情结在民间。解决民歌的痛苦离不开群众的力量。

吕梁民歌社作为一个民间社会组织,努力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勇气可嘉,精神可嘉。

2013年成立时,其章程明确规定了两大任务。一是继承和保护吕梁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学习、交流、研究、演唱、表演等方式提升吕梁民歌的声誉和影响力,为民歌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民歌的正能量。二是依托广大民俗地区开展艺术活动,依托民歌艺术团、研究基地等艺术载体,不定期开展讲座、研讨会、民歌演唱等文艺活动。

吕梁民歌社赋予自己一个庄严的使命,继承和保护吕梁民歌,保护民歌生态,努力让民歌在吕梁活下去。

走在“捡遗体”的路上

选择意味着承担责任并坚持下去,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也是在艰难的旅途中收获的一种方式。

吕梁民歌社一路走来,一路聚队。这个团队将他们的行为总结为“拾遗”。按照他们的说法,“拾遗”就是广泛收集吕梁山遗留下来的民歌和歌手,整理民歌并尽可能地记录下来,从而掸去满是灰尘的民歌,让民歌的歌声从大山里走出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捡文物”其实是保护非文物的通俗说法。

“家庭成员”刘桂莲一直处于高强度的“收集文物”状态。她总是为民谣事业做大做强的难度而焦虑,总是为淘宝“收藏文物”的收获而开心。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梁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刘桂莲生长在黄河畔民歌之乡临县曲玉黄河古镇。在校期间是当地知名民谣歌手,加入工作后一直在文艺宣传一线。陆良电视台创办的文艺栏目《迷人的陆良》,已经成为一个以传承和传播陆良民歌为重点的本土文化品牌。1981年,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出其演唱的《蒜苔》;1983年获山西省公路系统文艺研究一等奖;1986年、1987年民歌独奏参加吕梁第一届、第一届“春节文艺晚会”;2007年,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他担任主唱并获得铜牌;2011年参加中国黄河电视台春晚;2012年,在第七届ICIF“民俗文化产业推介会”上独唱了8首吕梁民歌,山西卫视“民歌之夜”上的歌曲《推钿》一炮走红。民谣让她的生活充实而艰辛。但是,她总是满腔热情,倾其所有去爱民谣。

[文化]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挖掘人才、收集材料、主题表演、创建教育基地等许多活动同时进行。吕梁民歌的传承保护在路上,成绩也在路上。

团队逐渐获得动力。目前已发展到300多名成员,组建了民谣合唱团。与吕梁群众艺术馆等多家艺术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全市最持久、最有影响力、最知名的民间组织之一。成员中,受邀参加中国黄河电视台春晚演出,高桂鹏获得央视星光大道周冠军,张、乔、杜泽峰、刘焕达等在省内引起关注。今年5月,山西中国好声音大赛进入吕梁赛区,吕梁民歌社展风采。24人参赛,范春明、王、、薛海龙、郝三三进入陕西赛区决赛。

所承担或参与的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应邀出席第九届中国文化博览会开幕式的吕梁民歌合唱团获得文化部的高度评价,北京中川盛迪文化公司成为长期友好合作单位。2014年,“林县从落峪首届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吕梁民歌社”教育培训基地在黄河岸边的从落峪古镇成立。2015年,吕梁民歌在春节文化活动中演出,观众的评价是“比看央视春晚还过瘾”;应邀在黄河摄影节开幕式上表演。今年5月,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世博会,吕梁原生态民歌表演了4次,非常受欢迎。

发挥平台的力量。依托吕梁电视台“迷人吕梁”栏目,深入收集了200多首民歌,专门宣传了20期民歌节目。成立了民谣微信群,聚集了众多热心的民谣歌手,互动交流学习。

吕梁民歌社制定了许多宏伟的计划。如:整理晋祠民歌,收集整理晋祠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民歌,收集出版;组织一场红色吕梁民歌专场演出,以民歌的形式演绎吕梁英雄和英雄吕梁;组织申报吕梁民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歌贯彻到课堂活动中;分批完成吕梁民歌的征集和吕梁民歌人才库的建设等等。实施计划最大的障碍是根本没钱。家庭成员刘桂莲不能长期养活自己,也不能支持她想做的事情。

皮卡,“路很长,修远很忙”。吕梁民歌学着跑在收集文物的路上,声音或高或弱,心情激动或焦虑,但远处的灯光照亮了他们的心情,驱使他们努力工作。罗小丽

标题:[文化]吕梁民歌学会的“拾遗”情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