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晋儒学说子夏
本篇文章1283字,读完约3分钟
山西被称为古代文化的摇篮。五千年来,山川密布的三晋大地孕育了许多深厚的文化宝藏 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珍贵遗产中,最耀眼的是源于文水的三晋儒学 文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属魏国西河县 2400多年前,一个神童路过文水。他来自遥远的山东,原本打算回到家乡的金(今河南文县) 可能是缘分,也可能是当地淳朴的民风和秀美的山河让他流连忘返。他打消了继续南下的念头,决定隐居于此,继承第一任老师的衣钵,开放博物馆接收学生,并传道授业 他从来没有想到他的决定不仅使自己不朽,而且使他脚下的这片美丽的钟灵土地以其作为三晋儒学发源地的特殊身份而闻名 他就是夏紫,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夏紫(507年前-?),姓步尚明,字夏紫,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曾任鲁太宰 孔子死后,夏紫来到魏国的西河讲学。李悝、吴起、商鞅、田子方、段干穆等权贵人物从他家门口走来。就连一代熊雄·魏文侯也“求之不得”,并把他尊为老师。 《史记》记载:“孔子没有,他夏天住在西河当教授,他是魏文侯的老师 夏紫最大的贡献是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创立了西河儒学,开创了三晋儒学的先河 三晋儒学注重现实,以“仁”为核心,崇尚“忠、孝、义”。人们认为,你应该尽最大努力选择你的妻子,注意道德而不是颜色,用你的话交朋友。 本文提出了“教无阶级”、“以德育人”、“循序渐进”、“师者有才,博学而有志”、“学而优则仕”等观点 主张君主学习春秋,借鉴历史,防止臣下篡权;有人主张,一个官员应该赢得人民的信任,然后才能为他们服务 三晋儒学影响深远 魏文侯上台后,以全国之力推行夏紫学说,使三晋儒学在实践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夏紫认为,人才应该珍视自己的“伟大美德”,而不必拘泥于“小美德” 侯文遵循夏紫的“选众”思想,实行用人唯才的策略,“交田子芳为友,干节木为礼”,重用李悝、吴起进行创新改革,最终成为霸主 夏紫提倡“学以致用”,要求思想和理论要贯彻到社会实践中去,并敦促李悝、吴起、商鞅等弟子积极参与历史变革 夏紫思想不仅启迪了法家创始人李悝,而且间接影响了荀况、韩非、李四,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 夏紫“立西河”的隐居地点,现在在文水县银泉山 该山位于县城西南12.5公里处,东有阳沟,西有旋风楼,南有东沟,北有石头沟。周长12公里,主峰海拔1690米 唐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巡山访古,追尚波“侯伟”,改名“夏紫山” 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载:“银泉山在文水县西南二十五里,山壁险峻,有泉隐而不恒,因名山而起 卜夏紫从旧西河退下来,也就是这里,又名夏紫山、阿布山 山里有洞穴,有隐蔽的大厅和洞穴,还有避暑室 作为夏紫的第二故乡,文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崇拜夏紫。 当时,西河流域的人们把看作是孔子的重生,并尊称之为“丘”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南宋咸淳三年、明嘉靖九年,为夏紫封官,夏紫先后被封为“河东公”、“魏国公”、“圣人卜子” 元大德十一年,位于夏紫山南麓的西南角村被建为祭祀庙,因此村名改名为“神堂村” 当地东夏寺、西夏寺、北夏寺的村名起源也与这位圣人有关
标题:[文化]三晋儒学说子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茂腔与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