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老太原炕围画,“半壁江山”满屋辉

[文化]老太原炕围画,“半壁江山”满屋辉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19 15:36:02 阅读:

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老婆孩子热炕上”是老太原用来形容生活有多好的顺口溜。虽然“热炕头”是家庭和睦温馨的借用代名词,但“热炕头”这个词在屋内的大炕上也有喜庆的气氛,康周围的画就是这种喜庆气氛的一半。


康惠画,俗称“康惠子”。以前老太原人的房子多是用耐火做床。为了避免耐火物周围的墙皮脱落,蹭脏衣服和被褥,在环阻三面的墙壁上涂上两尺左右高的“围兜”,然后把人们的故事、亭台楼阁、景点等等涂上浓重的色彩,就像主人一家人坐在一个宏伟的“半边天”上一样。

【/br/】对家也不乏兴趣,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深冬,坐在家里的热炕上,“体验”周围的美景,再累再烦躁,也会融进这份惬意的风景。

【/br/】老太原的画虽然“土里土气”,但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有种子外露的石榴,表示孩子多,祝福多;有喜鹊攀枝,意为喜事;有花有鸟有虫有鱼,寓意幸福;一个胖胖的宝宝迎来幸福,意味着一个富足的家庭……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让干瘪的房子“活”起来,给人美的享受。

【/br/】有些人的康外画也延伸到了灶台(cooktop),产生了灶台画。因为康和老太原人的炊事员是真正融合在一起的,所以炊事员画和康外画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内容不同于康外画。灶具画构图单一,灶具多,每年都有孔雀牡丹凤凰鱼等。可以说是康外画的“龙头”,就像今天客厅里的“电视背景墙”,外人进屋就能看到。

【/br/】这么精彩的康外画的创作者是民间画家,所以官方史书并没有记载它的来历,但是老太太和原始人深信一个传说,就是出自太原傅山先生之手。

【/br/】相传明朝灭亡后,傅山先生因积极参加反清复辟活动,遭到清政府迫害,家人离散逃命。他女儿一家逃到包头一个偏僻的山村定居。陌生、恶劣的环境,生存极其困难。这时,正在南方组织反清复辟活动的傅山,从千里之外赶来看望女儿。那是冬天,惨淡的景色和女儿憔悴的面容让傅山非常担心。出发日期快到了,离别在即。怎样才能减轻女儿思念家乡亲人的痛苦?傅山想到了绘画。他决定在女儿家的炕围周围画家乡的山川、花草、珍禽,让女儿能像回到家乡一样面对这些风景,回到自己身边,用画面聊天,安慰女儿的“乡愁”。于是傅山开始作画,在康外的边墙上画了一幅湖光山色、载歌载舞的内陆风光。在异国他乡的女儿看到画在眼前的这些熟悉的家乡风景,不禁松了一口气。

[文化]老太原炕围画,“半壁江山”满屋辉


傅山走后,女儿和家人一直住在这里。因为她父亲在康周围的画,他们的精神得到了安慰,他们的生活也比以前快乐了一些。据说福山画的鸟在黎明明会跳跃啼叫,画的花草会随风摇摆。周围的人听说了,都来看,称赞。于是有人请画师临摹傅山的康外画,画在他的炕上,真的让屋子里充满了光亮。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康外画不胫而走,越传越远。


但这毕竟是个传说。老太原的康外画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成型。应该是从宫廷壁画中诞生的“山寨版”。传说承载着老太太的思乡之情,几百年的思乡之情,让这个辉煌的“半边天”成为龙城的文脉。传承下来的室内装饰画和墙贴,让龙城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标题:[文化]老太原炕围画,“半壁江山”满屋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