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山西:红军东征播撒革命火种
本篇文章997字,读完约2分钟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救亡图存,决定渡过黄河,前往山西实现对日直接作战,同时完成扩红、筹款、红的任务。1936年2月,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辖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为,司令员为彭。17日,发表了讨伐宣言。20日晚,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东渡黄河,一举突破晋绥军在中阳南三渡和石楼新关的河防工事和碉堡封锁,直抵晋西军事重镇三交镇。然后主力陆续渡河。红军进入山西后,分兵三路,迅速扩张。徐海东离太原郊区很近。
面对红军突然东征,阎锡山下令夺取属于中阳县的关上村作为阵地,阻挡红军前进;与此同时,他下令“中阳石楼两位县长监督队伍和人民坚持援助”。同时,立即召开“剿共”会议,调整军事部署。三月六日,阎锡山发布总攻击令,晋军发动会战。面对红军的猛烈进攻,阎锡山紧急要求蒋介石出兵“共剿”红军。三个援军先后进入金。一路在风陵渡渡河,经洪洞、赵城“剿”西县;一条路线是平汉路转路进金,再经汾阳到中阳“剿”;第一条路线是道情路,进入金,经金城向北。3月中旬,蒋介石将中央陆军汤恩伯部调到晋中,并派空第1军到太原配合地面部队。当时,中央军队进入山西的军队多达12万人。面对晋军和中央军的联合围攻,红军失去了顺利作战的机会和去河北等抗日前线直接抗日的可能性。中共中央从保存国防力量的大局出发,于4月下旬和5月上旬决定撤至陕北。
东征时,红军与晋军、中央军激战。红24军军长刘志丹英勇牺牲。红军战胜了被包围的晋军三十多个团,歼灭敌人一万三千多人,俘虏四千多人。与此同时,红军开展了广泛的群众工作,建立了地方组织和民主政权,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建立了妇女救国会、农会等基层组织,使阎锡山军阀统治下的山西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救国的真正力量,红军是为全世界老百姓争取解放的人民军队。群众的觉醒和基层组织的建立,为以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动摇了阎锡山的统治。2月20日至5月5日,红军渡河,历时75天。它向山西50多个县转移,扩充了8000多名红军人员,筹集了50多万银元,基本实现了战略目标,为第一次与阎锡山地方政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红军东征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奋起抗日的序幕,为山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标题:[文化]文化山西:红军东征播撒革命火种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三晋戏曲“云”上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