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我家缝纫机在村里是第一台
本篇文章947字,读完约2分钟
1958年春,18岁的我,经过报名、考试、筛选等几个步骤,到永济县设立的襄阳缝纫班当学徒,交了三石粮。 根据规定,经过两年的学习,优秀的学生将成为正式工人 我很珍惜这个机会,也很喜欢这个技术,所以学习很努力。和我一起去的姐妹中,我是个好裁缝。每个人都说我将来会成为一名好裁缝 【/h/】当时我订婚了,未婚夫是县里的干部。原婚期是学徒期满后,但第二年春天,“婆婆”中风,导致半边身体偏瘫。她担心会出事,催促儿子早点结婚。这个男人决定提前结婚。 但是我进缝纫班的时候规定学徒期间结婚不准学 这让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丢掉我即将得到的“铁饭碗”,要么因为不孝的罪名倒下,解除婚约 公婆也知道我的难处,一再声明永远不会失去我。经过多次讨论,他们终于决定在原来的彩礼上加一台缝纫机,让我婚后依然不离开自己的手艺。事情到此为止。我家人同意了 这台缝纫机是上海制造的,是一个熟人从Xi买的。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买了之后雇人运到陕西大理,然后坐船过河,再雇人拉回来。费了不少周折,总共花了190多元,那时候已经很贵了 这是我们村第一台缝纫机。村里根本没人能用。只有我跟我师父学过一些。 结婚后,先是村里某个和我同龄的媳妇做新衣服或者换旧衣服的时候,让我帮忙。一般都剪完了,都拿回去缝 渐渐的,一些大姐姐大妈过来帮忙剪衣服,我总是想给什么就给什么 那时候一个家庭的衣服都是自己的女人做的,有时候真的需要急着穿。我只是催促他们直接在缝纫机上工作 所以,总有人来我家。在一帮二的过程中,我把学到的技能教给了大家。后来连缝纫机都是专用的,教他们怎么用。 因为老公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担心我孤单,想让我和大家好好相处。所以他总说机器是给人用的,只要大家相处的好,村里很多人都是这样学裁剪缝纫的。 然而,机器不可避免地出了故障。有一年,缝纫机的一个轴承坏了。因为县城没有配件,上演了一场“全村救援”。她经常来做衣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寻找配饰。后来张大妈的娘家哥哥在安买回来,另一个少女的对象换成了五角花县的师傅。 【/h/】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买现成衣服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缝纫机也渐渐不转了。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它,因为它承载着我当年的理想,代表着我的爱情,维系着乡亲们的友谊,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标题:[文化]我家缝纫机在村里是第一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晋阳湖
下一篇:[文化]王定国老师给孩子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