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方言中的马铃薯
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马铃薯是茄科黍属植物,其块茎可食用。它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 当提到土豆时,大多数指的是块茎 人们根据土豆的起源、味道和形状给土豆起了很多有趣的名字,比如意大利人叫土豆,法国人叫苹果,德国人叫梨,美国人叫爱尔兰土豆,俄罗斯人叫荷兰土豆;中国的云南、贵州叫芋头或土豆,广西叫番龟兹土豆,东北叫土豆 鉴于名称的混乱,植物学家给它起了一个世界性的学名——马铃薯 土豆是山西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它很丑,在普通人眼里,无论是它还是用它做的食物,都有些土里土气,不算高雅,但却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直到300多年前才从东南亚传入中国 山芋在山西方言中有十几个不同的称谓,如山妖蛋(太原、文水)、山妖蛋(孝义)、山药(大同)、山漫井(汾西)、地满(高平)、地瓜蛋(长治)、山丹子(平顺)、山芋(阳城) 土豆在山西方言中有这么多不同的称谓有很多原因 首先,由于马铃薯种植范围广,对环境适应性强,单位产量高,非常适合在耕地有限、土壤贫瘠的山区种植。从营养角度来说,人们只靠土豆和全脂牛奶来维持生命和健康,可以称之为“完美食品”。所以一经引进,在山西广泛种植。 其次,因为是外来物,介绍的时候没有统一的称谓。它传入后,由于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群众语言极其生动传神,各地人民给它起了各种有特色的称号: 之所以叫山药,多半是因为种在山坡等地;之所以叫山药蛋,是因为它的形状一般为圆形,以“蛋”命名,形象生动;叫地豆或土豆,强调埋在土里;叫它土豆多半是因为它是外来物。当人们称它为异物时,通常会在它前面加上一个外来词,如称火柴为外国火,称水泥为外国灰 【/h/】在各种称谓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山药蛋”,它不仅作为土豆的称谓而存在,而且融入了山西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人说,除了煤和醋,山药鸡蛋是山西的另一张名片。 说起中国现当代文学,有这样一个文学流派,不容忽视 这种类型的作家大多使用当地材料,用自己家乡的方言创作。写出来的作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代表人物是赵树理,主要作家有Xi、容、马风、李书伟、孙乾、胡铮,他们又被称为“李熙·马孙虎” 这些作家出生在山西,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所学校也被称为“山妖鸡蛋学校” 所以,“山药蛋”随着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传播,成为了普通话的一员,和土豆一起进入了通用词汇。独特的山西方言产生了各种不同名称、各具特色的土豆,也孕育了山西人自己的山药蛋文化
标题:[文化]山西方言中的马铃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山西方言与煤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