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晋南拜年习俗略记

[文化]晋南拜年习俗略记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6 06:32:02 阅读:

本篇文章4785字,读完约12分钟

正月初一,叫春节,但农村人还是叫过年 无论是过年还是春节,也就是过年,都要过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旧规矩 大年初一,要么晴空万里,要么乌云密布,要么北风呼啸寒冷,新年必须照常进行,谁也无法抗拒 从学语言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古老的农村到新兴的城市,他们都是华侨,都是炎黄子孙。他们也遵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过年,自觉遵守,一点也不含糊 【/h/】有同事互拜年,有孩子向大人拜年,有晚辈向长辈拜年,有团拜等。 以前是磕头作揖,现在大多不磕头,但会鞠躬作揖。大部分同事互相握手祝新年快乐,还有讨论式的新年 论坛式的新年祝福语是正月初一去长辈家或者非常要好的朋友家坐坐 还有电话、电视和广播新年祝福,都是空的中国新年祝福 现在很多报刊杂志都在每年春节的头版显著位置用红色或彩色向读者致敬。各企事业单位都给员工发贺信、贺词、年画。有些厂商还会给关心他们的用户发带有新年祝福的广告。 【/h/】历史上很难找出什么时候新年祝福语会兴起。在一年的十二个月里,人们努力工作,忙碌了一年,努力改变着星辰。“又是春草青青的一年”。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上一层楼”,所以人们在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早起,在医院里生火,烧掉过去的厄运,象征着即将到来的谷物 以上事情做完之后,这就是家里的老人过年了。孩子们天真地喊着:“爷爷,我给你拜年。” ”用声音深深鞠躬,祝爷爷新年快乐,祝爷爷健康长寿 爷爷很高兴听到有一种幸福涌上心头,顺便把压岁钱分给了孙 孩子们拿着压岁钱大喊:“过年了!过年!”真的是“老人多点一年,孩子拍手过年”的拍拍手跳起舞来。 这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或馄饨),这是新年的第一顿饭,也叫团圆饭 这一天,每个家庭都很早就做好了早餐。晚饭后,男人和女人穿着时髦的新衣服,带领他们的孩子向他们家的老人致以新年的问候 他们在村巷道里遇到同龄人的兄弟姐妹,互相道贺,然后成群结队一起去家里过年,有说有笑。 他们一进门,就异口同声地喊爷爷奶奶或者叔叔阿姨。我们祝你新年快乐。祝你新年快乐 随行的小朋友还说给老人拜年,祝老人新年快乐 这时,新年的快乐气氛笼罩着房子,喜气洋洋的老人让每个人都吃下已经准备好的糖果、麻花、柿饼、水果、瓜子和花生 这时,年轻人、大姑娘、小媳妇越聚越多,吃着菜,吃着瓜子,有说有笑。老人逗着孩子,孩子妩媚动人,蹦蹦跳跳,笑语笑语汇成欢乐的海洋 这里很热闹,又变成了另一个,在同样的气氛中引起了另一个老人的轰动 老人送了一批又一批,一批又一批,一批比一批积极 【/h/】如果她是当年进门的新婚妻子,会被婆婆牵到家里挨家挨户拜年 每次去一个家庭,婆婆都会给媳妇介绍这个大大小小的人的称号。每次介绍长辈的头衔,新媳妇都叫什么名字,表示感谢 因为是新婚妻子第一次拜年,长辈们就把准备好的五个菜端上来。新媳妇怎么照顾吃饭?婆婆还要再引一个,她知道自己吃不下饭。这些菜必须端上来。这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必须去。 在旧社会,拜年要麻烦得多 当时,成年人头上穿着长袍和短外套、帽子或瓜子帽。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新年的第一天。两个人同时握紧拳头,低头弯腰90度。这是新年。 正月初一,孩子跟着大人给家人拜年。他们走进每一扇门,径直向房子跑去。他们看到房子中间挂着一幅他们祖先的彩色画像。下面靠墙有一条亮闪闪的长条,长条上有祖传牌位。每块碑都用折叠的普通白纸竖立起来 酒吧前面有一张大方桌,上面摆着丰富的美食贡品。桌上的香炉烛台排成一字,桌上的大红围裙压得紧紧的 这时,香炉的火花一点点点燃,香烟缭绕,烛台上蜡烛的红色火焰闪闪发光 桌子的下层铺了一页芦席,来祭祖的和大人跪在这一页芦席上,先给祖先磕头,再按辈分一个一个给大人磕头,直到是哥哥嫂子 现在庆祝新年容易多了 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的宣传力度很大。大年初一,对各种神的崇拜和烧香磕头都被取消了 翻身农民不敬神灵,尊敬毛主席。每年过年的时候,他们都会去新华书店买一张毛主席像,贴在房子中央。两边的书上还写着“别忘了打井;心中怀念毛主席的对联 早上拜谒家人后,人们有意识地聚集在民间学校。我们村的民间学校在娘娘庙的庙里,村主任主持给毛主席拜年 当时我们村的村长是我舅舅赵春富 我叔叔是个标准的农民。解放后,他对共产党毛主席产生了深刻的阶级感情。他热爱共产党、毛主席和社会主义。他响应党的号召,先是在村里成立了互助小组,后来转入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的是集体化的道路。是他主动向毛主席拜年的。 在民校教室的墙上,有一幅毛主席的画像。正月初一的晨光透过窗户照在毛主席像上。毛主席像似乎闪闪发光 因为画像的光泽反射了教室里的阳光,整个教室被照得通明,仿佛这些灯光是毛主席带来的,此时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倍增 三叔任命村里受过教育的人做司仪。司仪高声唱道:“颜夕村全体人民向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摘下帽子,鞠躬,再鞠躬,再鞠躬,再恨。 然后,以同样的形式,群众从中间分成两半,互相鞠躬三次进行集体崇拜 致敬毛主席的新年和群众崇拜,直到大跃进 每年新年,当人们通过向他们的领导人致以新年问候来爱他们的领导人时,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公共场所 如今,每年春节,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在春节茶话会上和电视上向人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致敬,祝人民新年快乐 春节当天,中央和地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也遵循这个规律。节目主持人首先向观众和观众致敬,其他省、市、县电视台还专门为地区领导开设了专门的专栏向人民致敬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的人民是爱领导的,领导是爱人民的。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心中充满了广大人民群众,领导和人民在心灵上是团结的。这也给春节带来了全国团结、国家和平与安全的和平气氛。 在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之后,我们将拜访亲戚来拜年 正月初二,山西省临猗县、万荣县部分地区不允许亲属拜年,称正月初二是鬼节,第三天亲属开始拜年 第一个月探亲,在芮城叫“随访”。这是因为有些亲戚经常来来去去,一年中无时无刻不在来来去去。有些亲戚一年去一次都懒得去,但亲戚还是亲戚。不走就断亲戚。这些亲戚断不了。如果要继续,第一个月就要补上这一课,所以叫“随访” 有些人步行,有些人骑自行车,有些人骑摩托车,有些人骑汽车,都是探亲过年 探亲过年,一定要带三大圈馒头。闻喜县和新疆县的馒头顶部也是红色的,给新年的问候增添了一点色彩 如果去拜访主要的亲戚,比如叔叔阿姨阿姨,除了三个大馄饨包子,还会给他们带蛋糕、烧饼或者其他营养品,以示孝心 【/h/】第二天是探亲拜年的第一天。最重要的亲戚是老泰山,所以年轻人应该先给老泰山拜年 两张嘴把孩子领进屋,同时喊爸爸妈妈。我们在这里向你致以新年的问候。新的一年你总是快乐的(正月初一的人说新年快乐,但过了第一天就改成新年快乐了,因为第一天已经过去了) 回家问对方问题的时候,我很热情,拿出难得的待客菜给女儿女婿孙子吃 他们热了一会儿,去叔叔家拜年。这是同样的新年问候活动和同样的待客方法。他们都想在吃饭时把它们留在自己的餐桌上 他们去哪里吃饭都是为了赶上吃饭,下午回去的时候会给孙子孙女一笔压岁钱 同年结婚的新婚夫妇,第一年去老泰山家过年。大馄饨包在宽大的木箱里,用袋子捆着,他们还带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大麻花、糖果、花生和柿饼 大方盒里除了留一个馄饨,婆婆还可以在小盒里抢一些东西,但一定要加一些土特产,比如核桃、枣等干果,不要奶粉、花生、柿饼干。 一般来说,新年第一个月不管谁去探亲,不管去哪家,都是三个大馒头。以前都是用红色的袋子装着,现在都是用旅行包装着。到了之后,亲戚们辅导孩子给大人拜年。同时,他们给孩子介绍这个大人的头衔,懂事的孩子可以马上喊出大人的地址 吃完饭,亲戚留了个馍馍给孩子压岁钱,就回来了 【/h/】解放前,正月去拜访亲戚拜年。我弄的三个大馄饨是一把全家人平时省吃俭用用来省钱的面蒸出来的。 那时候我已经很多年没少吃少喝了。家庭主妇过年蒸馄饨包子真的很难。白馒头没有白面粉是蒸不出来的。过年人事要做,大馍要拿。所以大馄饨只好蒸,他们只好凑合着蒸几个座位。 亲戚来了,你给我留个馍馍。我走的时候,再给你留一个小面包。你给我串,我给他串,七弦八弦凑合 没有食物,你无法蒸年夜饭,没有钱,你也切不起好客的肉 富人过了新年,穷人过了海关。“朱门酒臭,路冻骨。”穷人在新的一年里没有新鲜感,但他们觉得这一年太难过了 我们的革命老战士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年年悲,年年悲,年年悲。” 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年,正月初二,外甥去舅舅家拜年,凑合着吃了三个大馄饨。侄儿来了,舅舅端上了年夜饭,肉菜都端上来了。我侄子吃饭时一点也不礼貌。筷子互相连着,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过了一段时间,他实行了“三光”政策。 侄子吃完饭回家,舅舅把他的三个大馄饨包都留下了,还给他一小袋馄饨 侄子问:“你为什么把我的包子都留下了,我还要从亲戚那里拿走?” ”“你为什么吃光了我所有的肉和蔬菜?我还没有等完客人 ”我叔叔不高兴地说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民在粮食上已经不打饥荒了,更不用说三个馍、三十个馍了,只要需要,侄子们都能负担得起。 我侄子来拜年了。我该怎么称呼舅舅的深情吃? 只要你愿意吃,饭桌上的猪肉、牛肉、鸡肉、鱼肉、鲜蛋,以及你没见过没听说过的美食,都会摆在一个大排档里,七菜八碗。虽然你已经吃饱了,但还有各种各样的珍馐 就算真的吃光了,厨房也有很多东西要准备,我舅舅绝对不会把你亲戚一月一月用的大包子都留下。 【/h/】过了第五天,第五天爆发,过年探亲基本结束 外地工作回家过年的人纷纷回到单位。在本县或本县其他单位、镇工作的人也复工了,道路宽松多了 但是,农村依然欣欣向荣,依然有人走亲戚拜年 在今年的节日里,正月初一,主要亲戚和年轻人顶礼膜拜,年迈的老人和老妇人“摇摇晃晃”出去过年 老人去了他叔叔家。即使他的叔叔和母亲都去世了,只要他的表兄弟们还活着,他们就必须像正常的亲戚一样遵守礼仪,永远不要粗心大意。只要老人能走动,这种礼仪每年都会延续。 这位老妇人正离开她的家庭。虽然她老了,但她开始蹒跚而行。她家里没人,也不知道叫她什么。所以第一个月她会去她家散步。 现在交通很方便,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 有的年轻人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过第一天和第五天之前,选择某一天给亲戚拜年,装一大包馄饨包子,早上选择一系列路线,骑摩托车出发。一家人每次屁股不稳,就从包里拿出一个大馄饨馍留下来,再去一个,留一个馄饨,再去一个,连饭都忘了吃。 就这样,一天之内,所有的亲人都被追,被拜 亲人和亲人越来越近。亲戚这样走路怎么谈拜年?只是个馒头。亲戚怎么沟通?能够越走越远,越来越弱,失去了探亲过年的意义。 一年只有一个月的正月,过年探亲自古以来都很谨慎。第一个月,拜年实在不可取 如果亲人留在枷锁里,他不会接受。证明有意见。第二年亲戚就不走了。你不来,我不去,我很多年都不会来来去去,时间被隔绝了很久。谁不理他们,谁就断绝亲戚关系。 【/h/】没有具体的拜年方式。以前是磕头。给自己的家人或亲戚拜年,就是在祭祖席上给长辈磕头,一个个给兄弟姐妹磕头。现在是点头、鞠躬、握手、许愿这些方式。 磕头的方式自古流传。现在完全没人磕头了。即使在农村,人们也不支持。相反,他们说你是一个古老的封建主义者,应该进行改革 握手祝福是外地工作人员回家过年时去亲戚朋友家或鲁豫亲戚朋友家的常用方式 现在过年都是逛逛讨论。农村采用这种方法,城市也采用这种方法。聚集在工矿企业的人都采用这种方法 作者退休前在矿上工作,个头也是领导。每年正月初一,我们几个主要负责人一大早就去员工家里,去单身宿舍座谈,祝贺新年快乐 自古以来,拜年就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过程。继承和发展传统的拜年文化和习俗将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 ■

标题:[文化]晋南拜年习俗略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