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母仪足式 山西后土圣母走进大英博物馆

[文化]母仪足式 山西后土圣母走进大英博物馆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4 09:28:01 阅读:

本篇文章2514字,读完约6分钟

山西圣母院走进大英博物馆

宋建国介休市委副秘书长、新闻中心主任徐俊斌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佛教融合了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陆神仙画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见证。9月18日,山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代水陆画《九天之后,圣母》进入大英博物馆,参加“明朝:繁荣50年(1400-1450)展”。这是继2007年“秦始皇兵马俑展”之后,大英博物馆举办的第二个以中国为主题的特别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42件国家一级文物,特别是来自山西的明代水陆画《九天之后,我们的母亲与神》,在英国和西方之行前,新华、凤凰等国内各大媒体均有报道。

传统上,“后土”属于中国道教的神。传入英国的明代国宝级水陆画《九天后土圣母图》,出自山西朔州宝宁寺,内容是道教界的“后土”。

但也有阿明王朝的水陆画《天妃十禅菩萨》,与《后土九天母神》同时出自介休后土寺,反映出道教中的后土圣母已成为佛教中的后土菩萨。

这两幅以山西“后土”为国宝的明代水陆画,生动有力地见证了元明间儒、释、道、道关系的内在演变,元明出现“三教合一”一词的观点是正确的。

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信达理董事长张抢救出明代的水陆画《十禅菩萨》,并将其珍藏。

后土:永恒之树的母亲乐器

大地之母:后土是中国古代人因崇拜土地而信仰的大地女神。她掌管着阴阳的肥力,主宰着大地的山川河流。她被认为是“万物之母,大地之母”。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与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几千年来,人们建造寺庙和雕像来崇拜母亲身后的土地,以祝福和消除灾难,带来好运和健康。崇拜母亲的土地已经成为所有年龄的人的一种伟大的宗教信仰行为。在台湾,“后土”被称为“大地之母至尊”或“大地之母娘娘”。

皇帝: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说法,“皇帝”是玉帝,主持天庭,“皇帝”配玉帝,称霸山川,是道教四大皇权之一。

受到尊重,国家应该首先向她报告任何重大事件,并要求她处理这些事件。《李周·官纯·达博》说,“如果王大峰,他会先告诉土地”。国家同义状态中的“社会”指的是后土。自从轩辕黄帝去汾阴祭奠后土,历代皇帝都要祭祀后土,并将其纳入国家的正式祭祀。宋徽宗被封为“承天独尊侯德光侯黄图地”,明清两代皇帝在京筑坛祭拜侯土。

永恒之树母仪:神是道的化身,也是得道的典范。“道”是无形的,却孕育了世间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表现就是“德”。所以,一切都是高尚的,高尚的。人们对侯迪的信仰是因为她以高尚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孕育和养育着一切。

在中国文化中,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男人主宰阳,女人主宰阴柔,阳刚是动,阴柔是静,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天下太平。作为女性的代表,侯图是世界的主人,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女性都应该以她为榜样,端庄、稳重、勤劳、勇敢、聪明、善良,这是昆德的美德,也就是发扬美德。

九天后,处女地之神:走进大英博物馆

9月18日,由山西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国宝水陆画《九天之后,我们的母亲与神灵》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明朝:王朝繁荣50年(1400-1450)”展览中展出。这是山西文物首次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山西博物馆始建于1919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称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建于1753年,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水陆画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被称为“活动壁画”和“汉代唐卡”。在艺术上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一脉相承,目前研究中心在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9天后,《圣母》出自山西右玉宝宁寺。宝宁寺始建于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寺内有139幅水陆画,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9天后,圣母高118 cm,宽61.5 cm。画面布局紧凑,色彩丰富,朝气蓬勃,弥足珍贵。九天是道教三十六重天的第九天,是后土圣母的居所。

《大地圣母后九天》中女神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大地圣母优雅端庄,在艺术上与敦煌天妃和永乐宫壁画中的女神一脉相承;在文化意义上,它与西方圣母玛利亚、盖亚、生育和生育女神有关。这一次,侯迪圣母院作为中华民族永无止境发展的象征进入大英博物馆。

天妃十大禅宗菩萨:从圣母院到菩萨

介休后土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的古代道教建筑群。庙内供奉的是后土娘娘腔,可见介休自古以来就有重要作用。

天妃后土的十位禅宗菩萨来自介休后土寺,该寺在民国战争中被北京的琉璃厂夺去。被传统文化保护人、新大利董事长张先生发现后,被救出送回山西,并得到很好的收藏。

天妃十禅日明代山西水陆画中的十禅菩萨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反映出道教的圣母已成为佛教的菩萨。水陆画高175厘米,宽94厘米,以丝绸为背景,采用工笔画方法。渲染非常细腻,色彩丰富饱满,线条流畅柔和,整体布局稀疏,人物轻盈安详。特别是天妃戴着一顶有羽冠的帽子,双手捧水,袖子宽而滑,飘动着挂毯,自然而温柔,节奏感和节奏感很强,脸型丰满,眉细口小,看着前方,既优雅又端庄。与右玉宝应寺的水陆画风相一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元明时期中国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见证

“孔子问老聃”,儒道两家的互动由来已久。佛教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此后儒释道三家相互影响。北周时期,儒释道开始统称为“三教”,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之势。到隋朝,儒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家为主体,融汇、吸收佛道学说。到唐代,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遵道、崇佛、崇儒。三大宗教虽然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形态,但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却不断地相互交流融合。北宋时期,经过隋唐三教的讨论和融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这种“统一”,主要表现为儒、释、道三家在内在原则上的融合,尤其是在道德标准的取向上。到了元明时期,三教在思想上和形式上都融合了,在物质上交流了,在使用上融合了,属于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文化]母仪足式 山西后土圣母走进大英博物馆

明代的水陆画《九天母神》和《天妃地十禅菩萨》的结合,就是这种融合的生动见证,具有很大的文化艺术价值,“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标题:[文化]母仪足式 山西后土圣母走进大英博物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