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赤桥村的兰若钟声

[文化]赤桥村的兰若钟声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4 06:44:02 阅读:

本篇文章1214字,读完约3分钟

晋祠镇赤桥村西北的蓝若寺在当地很有名气。它不仅是一座著名的寺庙,而且有自己的特色 寺庙建在山川之上,风景极佳 后面是卧虎山,悬崖峭壁,千排。山上松柏青翠,山下柳摇风。雨后,山里不时有淡淡的雾霭逸出,像一条丝带一样在山腰盘旋。这是赤桥十大景点之一。 从古庙往东看,近景是金水、刀郎、李安琪和村庄,远景是广阔的晋中平川和若隐若现的太行山 蓝若寺也有“真主知因果”等传说。那些故事里的因缘虽然神秘,无法检验,却告诉人们,要分书行善。 这座庙规模很大,除了主庙还有一座庙 爬二十多级台阶,通过拱门进入前门大厅。大殿内有观音菩萨、韦陀、方伯、方香,左右有钟鼓楼 正殿有五尊佛像,殿后有三个洞,用于供奉白tuas 洞上有飞亭,亭中供奉圣皇 寺庙里有许多房间,供奉许多神和佛 因为赤桥村的人以制造草纸为生,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的雕像也是在副厅里塑造的 山门前五十步处,有一音乐平台,名曰“悬台”,附近有清泉眼 而最引人入胜的是池桥十景中的另一景“兰若钟” 每天拂晓,兰若寺的晨钟响起,声音很远,韵脚相连,萦绕在晨雾中 据说因为寺庙居高临下,钟声传得很远,在榆次的地面上仍然可以听到 当人们听到铃声时,他们知道是时候起床做自己的生活了,这在说服人们变好方面起着微妙的作用 清末民国时期,晋阳著名学者刘大鹏先生写过一首赞美诗:“清音不断压制云峰,古寺冷冷鸣响梵天钟。” 明月照时,仙静,青纱笼中紫烟浓 僧侣们入定,给鹤们一个惊喜,而游手好闲的人则参与冥想和制造毒品的龙 敲天花庭乱落,缠绵缥缈锁孤松 这是一座著名的寺庙,但它的创建时间却是个谜 清道光六年编纂的《太原县志》上载:“兰若寺在赤桥官道上,建于康熙十一年 “有一个悬念 作者曾亲眼看到庙里有一座古代纪念碑,有记载“下一季基地消失了” 近年来,寺内还出土了明初的“元丰曾墓园塔”碑、金代二年(1141年)的“付伟墓塔”碑、唐代的“文英大师张悬墓塔”碑,均远在清代之前。 康熙十一年是公元1672年,距今只有300年。现在庙里有两株古柏,围着三个人。柏树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且寿命长的树种。俗话说:“千松万柏”,三百多年也不会长得这么粗壮苍老。 当地父老推断,附近的崇福寺在寺内塔林主持禅师,雨花寺也有蔡伦塑像。认为兰若寺和两座寺庙是在北齐时期一起修建的是有道理的 《县志》上说康熙十一年建,应该是指在明朝寺庙遗址的基础上,当时的住持禅师镇明下了很大功夫重建建筑,而不是最早的创建时间 【/h/】蓝若寺清代在后园洞顶建有起飞阁,道光、咸丰年间重修 “文革”期间,寺庙再次被毁。基地被一家造纸厂占用了40多年,寺庙遗址于2006年被收回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了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重建原庙迎神迎佛迎菩萨,恢复庙左庙,设讲学、念佛、辞世、自习堂。 格非建于2006年 前几天去寺庙,看到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的地基都已经建好了,很多工匠都很忙 似乎过不了多久,兰若寺的钟声又响起来了

标题:[文化]赤桥村的兰若钟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