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红色特工系列10:张常仅 穿梭于太谷太原间的情报生涯
本篇文章940字,读完约2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敞只调到总参谋部情报部,退休前是正式军官。
1943年8月15日,18岁的男孩张敞头上顶着一条白毛巾走进小昌村,直奔杨三福的家。
张敞只是昔阳人。7岁上小学,11岁国考。“七七事变”后,学校停课,张常常只是退学。
沈绍兴只是通过内线给张敞发了一张“好市民卡”,张敞只是成了“王二娃”。连小仓村的人都信了杨三福这个小舅子。
堡垒住户掩护红色特工转危为安
为了在小仓村扎根,张敞只努力让自己“小而有规律”。但是,最难学的是小俗字。
阳泉虽然与晋中接壤,但方言差异很大。前者说话慢,语调上升;后者语速稍快,婉转,用叠字。张敞只需要先通过语言障碍。
张敞只有在前线作战时才学习日语,以便向日军喊话。轮到他学小俗话的时候,他感慨道:小俗话比日语难学!
在学会共同语言之前,他曾两次陷入困境。
1944年春天,一天早饭后,张敞只来到了杨逢源的家。两个日本傀儡便衣也在前脚的时间后踏进了院子。
两人看到广场庭院收拾得整整齐齐,高楼林立,雕梁画栋,琢磨着抹点油。马上大声喊着去查“好市民证”。
话音刚落,杨逢源从口袋里抓起十几块钱塞到他们手里。张敞只看了一眼,迅速掏出十几块钱,塞了过去。
整整两天,伪军沉默不语。杨逢源把张昌伟踢出去:“该走了,别下去了,我再陪两位大佬呱呱。”
张经常只带着锄头出门。不多时,伪军离开杨家两天。
第二次苦恼是两个月后。
一天早上,他率领数百日军和伪军,突然包围了小昌村,逮捕了许多年轻人,并把他们聚集在村办公室开会。
成为小昌村的“土主”
1944年秋,常守德当选村长,杨逢源任常务副村长。他们上台后,加强了与地下党组织的联系。
当时张敞在小仓村只有一个外号:地主,意思是这边的地是情报站的。
这些都为张敞躲在小仓村开展情报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太行二师情报部决定成立太原情报站,代号“909”。站长是王丽媛,副站长是张昌伟。
上党战役中的“909”突出成绩
接下来,情报站发现重要情报,在“晋中战役”中抓获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赵承寿。
结束语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寻找,我们的报纸终于报道完了十个红色特工的事迹。
我们的红色特工系列是为了纪念红色岁月,纪念特殊人的特殊事迹,努力为读者呈现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标题:[文化]山西红色特工系列10:张常仅 穿梭于太谷太原间的情报生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