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

[文化]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2 13:08:02 阅读:

本篇文章1047字,读完约3分钟

杨净如《十四孙杨补》与《杨氏宗谱》。潘德华

杨总的祖先杨净如是宋朝祖先杨业的后代。明洪武二年(公元1372 ),杨净如从代县鹿田镇迁至新洲东村,年号二十七。他家在忻州有“三士八父八子之家”的美誉,是忻州著名的书香世家和官宦世家。据《秀容·石闻存》(卷一)说,杨净如“年轻,善于写作。弱冠痒,文名甚聒噪。”。杨净如的第14期《孙杨副刊》告诉我们,村北600多米处有一座寺庙,叫北寺,是杨净如年轻时读书的地方。他考上进士后,就从那里走了。他和那里的和尚很熟,写了一篇《游北四记》。他在《读书情怀》一诗中写道:“戴着儒教皇冠十年,幕下翻六本书。谈话比坐下来容易。“这说明他年轻的时候很爱读书。在《闭夏读歌》中,我用了“珍惜时间”,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时间,专心做事。所以他急于求学,终于在1673年拿到了前三的第19名 ,为他以后的仕途、政治生涯和为人民服务国家的宏伟理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

大力宣扬科举制度,教育村民

清朝统一全国后,顺治三年(公元1646 ),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并颁布了《大清附例》,这是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鉴于康熙十八年法规不统一,特指示刑部制定《现行条例》,于康熙十九年公布。杨净如中考进士后,在长安、河北等地四处游荡,结交名人,拜名师,谋补缺,报效国家,最终在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5 )成为湖南临湘县县令。之后,按照康熙“悬德化俗”的意图,与康熙的“御宫训铭文”、“御制训士”、“御孔赞”、“御制四大圣贤赞”等一起传播、宣讲《现行规》。,以手稿的形式,教育民俗,不仅如此,他还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清朝的法律和皇帝的御诗,编纂了《临湘县乡规民约》,告诉人民要遵守,履行自己的责任,为宣讲朝廷的法律法规树立了榜样。在此基础上,他“清官案,修城墙,垦荒地”,湖南临湘各项工作井井有条,齐头并进,政治声音突出,县内民乐受到朝廷重视。他在康熙皇帝写的《年年愿大事》一诗中写道:“主重视农事,而老人自以为不穷。每年都会被赶进山中,到处都是风。收集成千上万的吉祥作物,每周巡视田地。没有安宁,西府满花。”。我真诚地表达了我对康熙大事的赞同和对康熙皇帝的钦佩。

[文化]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

杨净如的微型档案馆

杨净如(约公元1647-1702年),新州东村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 )任湖南临湘县令。康熙三十年(1691 ),任广西云南道御史。康熙三十三年,御史沈凯弹劾李光地“夺爱”,史称“夺爱案”,执政党和在野党震动。后来他当上了贵州巡抚。他死后,康熙给他颁了“大事”牌匾。(作者:张思志)

标题:[文化]清代廉吏杨敬儒的法治情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