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万余件文物 从大型编钟到小巧玉器

[文化]万余件文物 从大型编钟到小巧玉器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2 06:08:02 阅读:

本篇文章2811字,读完约7分钟

金博物馆原址是20世纪90年代著名的曲沃“曲村-天马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北大考古专业、山西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所50多年的努力,在曲村-天马遗址共发掘出9组19座晋侯夫妇墓,出土珍贵文物12000多件,其中多件铸有金文。考古学家整理了西周早期金侯的排序,确定了金国的原始印章

金、侯墓出土了许多珍贵的青铜器、玉器和原始瓷器,尤其是金、侯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如苏中、鸟尊、兔尊、猪尊、玉群等。其中许多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从山西博物馆建立之初,鸟像就是镇院之宝。同样在金侯墓地出土的金侯苏钟,更具历史研究价值。金代有16个苏州钟,其中14个是上海博物馆的珍品,另外两个存放在山西博物馆。

金厚苏中

金侯苏钟是金侯墓地出土的另一组重要青铜器。以晋侯七代晋侯肃墓出土命名,属于目前禁止出境的文物。金后苏钟是一套打击乐器,共有16件,刻有355个字,首尾相接刻在16个编钟上。

整套编钟分为两组,每组8件,共16件,其中14件是从国家偷来的,由上海博物馆高价买回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其余两件出土于山西博物馆收藏。整套编钟的第一组是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是小钟,纹饰深而宽。大钟高52厘米,小钟高22厘米,都是永钟。从造型上看,两组有细微的区别。考古学家认为,两组编钟不是同时铸的,但旋律很和谐。钟上的铭文是用锋利的工具雕刻出来的,笔画的转折处需要连续用四五刀甚至五六刀来雕刻,这样笔画才能连起来,刀痕还是很明显的,这在西周时期发现的青铜器中尤为罕见。

更重要的是,除锈后,这16个编钟上雕刻的文字可以是连续的。355字的碑文详细记录了西周晚期周厉王三十三年,晋朝,耶稣会奉王命讨伐山东彝族,取得了巨大胜利的历史事实。周王两次劳军重赏晋朝。这些在中国历代考古史籍中都没有记载。这也是近3000年前西周器物上首次出现铭文。耶稣钟发现后,专家们用不同硬度的青铜利器在青铜上刻字,但都失败了。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期,晋人就已经制作了钢铁般坚硬的工具刻在青铜器上,这是重写我国冶金史的一套宝贵材料。

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在香港古玩市场发现了这14个编钟,并立即高价回收。后山西晋侯墓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两个残存的小编钟,其形状与上海博物馆以前发现的14个编钟相同。

目前,在晋国博物馆展出的一套晋厚俗编钟是原尺寸的复制品。但工作人员还是用编钟敲出了一首完整的《茉莉花》,声音清晰悠远,就像大自然的声音。

陈金锅

身高68.8 cm,纵口18 cm,横口22.8 cm,腹宽35.2 cm。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赵蓓村金侯墓地m8。陕西眉县西周青铜酒窖中也发现有酒器、长颈壶、椭圆肚壶等,但盖子不同。这种锅的口和盖的接合处与普通锅不同。从外观上看,盖子似乎和常见的插在嘴里的盖子一样。事实上,壶口是开在“きだよ 0”的弧形冠上的。封面是平封面,上面有一个山形的雕刻空抓手。两只耳朵的形状都像一个头,它上升的长鼻子的形状像一条弯曲的龙,每只耳朵都有一个环。罩上饰有与身、足交织的吐舌龙纹,口、圈足饰有动物眼相交纹,颈饰有波浪纹,腰横饰有鳞片纹,腹主要由一个圆形的双龙头组成,辅以多个与身相交的龙纹。整体造型别致浑厚,纹饰华丽流畅。盖内铸碑文共4行26字,金厚陈金记作此壶祭祖父。

[文化]万余件文物 从大型编钟到小巧玉器

唱片

金侯墓园侯墓出土。该船有方形的嘴唇,狭窄的折叠边缘,浅腹部和圆脚,并有一个野兽歧管喷嘴,这是椭圆形的。嘴的上部有两个精致的龙角,沿边缘爬有三个龙头形的木架。盘子中央铸有一只铜制青蛙。蛙下有四排24字铭文,内有一圈云纹,外有一圈凸起的鱼纹。口缘下饰一周的凤鸟图案,脚饰斜足云纹。脚是四个赤裸的人形,两个人偶对称,呈现挣扎着举起物体的形状。装置底部挂有两个铜铃,比较隐蔽,不易发现,可能是用来防盗的。这个盘子形状独特,是一件精美的青铜器。

龙尔仁祖何方

金木侯祠夫人墓出土的这件物品是一个长方形的方形盒子,顶部有两个可以打开的盖子,其中一个盖子上有一个卧虎按钮。方形盒子有一个巨大的龙形耳朵,向后看,吐出舌头,四个角有钩状的脊。方盒里全是四个光着身子踮起脚坐着的人,背对着方盒,双手向后抡,双手抬着负重。封面两端饰有龙纹,四周是箭形几何图案。盒壁饰有变形兽人体图案,底部为波浪图案。身体覆盖着绿锈、水银和古老的多色调,相互辉映,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Niaozun

鸟山居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尊鸟像以回眸的凤鸟为主体,头微抬,目圆凝视,冠直立。家禽丰满,翅膀卷起。在凤凰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的相依为命,成为鸟像封面上的捕手。凤凰的尾巴下有一个象头,象鼻向上卷,与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凤鸟颈、腹、背饰羽纹,翅腿饰云纹,翅盖饰竖羽纹,雷纹衬地,尾饰华丽羽纹。从造型的结构比例来看,整体造型的对称性和凤凰鸟的造型特点在造型上是不能考虑的。基于此,估计时间在西周初期。

金侯墓地114号墓出土鸟佛。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墓穴有盗洞,部分文物被盗。因为盗贼使用了爆破,幸存的鸟佛在出土的时候就已经破损严重,尤其是鸟佛的尾部残缺不全。北京大学文物修复专家根据大象头部曲线分析,它的大象鼻子好像蜷曲起来,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依次修复。为了尊重历史,修复后的象鼻上没有装饰图案。

这尊鸟像是唐叔虞之子金厚燮的父亲所拥有的高标准祭祀仪式。鸟是西周金国的图腾,是连接人与神的神物。《李周官纯四尊仪》记载,古代祭祀器皿中有所谓的“六尊仪”,鸟尊就是其中之一。在鸟尊的盖和腹底铸有“晋侯初来太师宝尊仪时”的铭文,铭文中的“相”字解释为“享受”,意为“贡献”。为此,晋国的君主制造了一种拜神的宝物。鸟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两种肖形装饰,它们是完美的组合,造型逼真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美豪华,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的珍品。

Tuzun

兔尊高22.2厘米,长31.8厘米。1992年在曲沃金侯墓地8号墓出土。有两块形状和装饰都一样,只有一大一小。造型独特,形象生动,是晋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对兔子的尊重也是中国青铜器中的第一种情况。

兔子雕像栩栩如生,兔子俯卧,前肢触地,后腿弯曲,就像跳跃前的一瞬间。耳朵靠得很近,兔子肚子的空与从背部突出的角形相通。脚底下有一个低矮的长方形底座,背面有一个圆形的长方形开口,上面盖着一个与兔身一体的盖子,盖子上有一个扁平的圆形按钮。兔身两侧依次饰有圆火纹、四只雷纹相同的眼睛和钩雷纹。

于人

高6.3厘米,1993年出土于曲沃县赵蓓村金侯墓地m63号。圆雕,站立。头发部分雕有碧玉,可以和身体分开。头顶有一个小穿孔,头发整齐地垂在周围。发梢与墓中出土的龙脚方盒上的人形相同。这个发型也是梳的。后脑勺刻有垂至颈部的小辫子,细眉杏眼,宽鼻扁嘴,下凸耳廓和垂饰。衣领齐肩,右侧短开衩,刻有三角形花纹,胸前对称圆形花纹,束腰,手臂下垂,下端略呈梯形,玉人自上而下有通孔。

标题:[文化]万余件文物 从大型编钟到小巧玉器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