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村名地名说炎帝
本篇文章573字,读完约1分钟
高平的很多村名都与神农炎帝有关,讲述炎帝尝药立农的功绩。
炎帝发现了粮食,教百姓耕田,解决了先民吃饭的问题。然而,古代人类对疾病无能为力。炎帝深入,勇敢地品尝草药,寻找良方。在高平西北的一座山上采药的时候,尝过草药,一天之内遇到70种毒药,最后因为误食了一种“百足虫”而死。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在山脊上修建了一座寺庙,因此得名岭。
炎帝误食金钱草后回到羊头山,经过一个村庄。疼痛难以忍受,他再也不能骑马了。相反,他被抬着走了,因此得名马欢村。在马欢村路的路边,有一座下马纪念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炎帝的敬意。
与村相邻的北营村,在炎帝来此时病重,随从称炎帝,人们称此地为“不应”,后来演变为北营村。炎帝死的地方是在一片坡地上,当地人称之为卧龙湾。炎帝死后,他的宝马山嚎啕大哭,沿着山跑。后世称那座山为欢乐谷。
神农镇镇潭村,是神农炎帝的娘家,炎帝的婆婆也是解毒、制药的专家。“小米有眼,小麦有缝,豆有斑”,据说是神农颜地婆婆解毒后留下的痕迹。
李庄村实际上是“编码”一词的同音异义词,是以炎帝在这里的编码和埋葬命名的,后来演变成炎帝陵所在的李庄村。这些村名,加上供奉炎帝的庙宇,反映了人们对神农炎帝的认识和敬仰,形成了炎帝从生产生活到丧葬祭祀的完整文化体系。
神农皇帝颜尝百草造福人类,他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标题:[文化]村名地名说炎帝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太原有太山
下一篇:[文化]“决死队”在这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