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话说晋北人“吃糕”

[文化]话说晋北人“吃糕”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1 04:36:02 阅读:

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津南人的馍,金杯人的饼” 这条民间谚语历史悠久,讲述了山西省南北在饮食习俗上的差异 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般的农舍只能种植和吃它所生产的东西 馒头是由小麦粉制成的食物 晋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小麦产量多,所以当地人养成了“吃包子”的习惯 蛋糕是由黄小麦加工而成的食品 山西北部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土地贫瘠。适合种植谷子。小米被碾成米叫黄米,有粘性,可以做成糕点。这就是当地人喜欢吃蛋糕的原因 但是,山西北部吃饼的习俗不能一概而论 以雁门关为界,习俗之外的人吃素饼,也叫面饼,是用锅蒸的饺子 吃饭的时候加一碗卤菜,叫“杂菜泡饼,吃了就饱了。” 关内辛、丁一带吃的是油饼,分抹饼和炸饼 蛋糕上没有油,反映了生活水平的差异 “竿软悠悠,黄米担忻州下。” 忻州爱我们的好黄米,我们爱忻州的大女儿 “定襄盛产东坡黄米,男孩子们背着两只罗筐黄米,边走边哼着小曲表达爱意,心里暖暖的。 这首歌谣把定襄的《好黄米》和忻州的《大姑娘》联系起来,真的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忻州和定襄合称为丁鑫盆地 丁鑫两县是近邻,有着密切的通婚关系 在丁鑫地区,我们迎娶新娘举行婚礼(包括为死者举行葬礼),举办家庭宴会招待亲朋好友,“蛋糕和包子很好吃” 桌子上的主食主要是油饼,所以农民家庭称之为“吃饼” 这就是“好黄米”和“大姑娘”挂钩的原因 在丁鑫地区举行婚礼和葬礼时,我们不仅要邀请厨师做饭,还要邀请做蛋糕的人做主食。 做蛋糕也是一种绝活。没有一定的技能,很难承担这项重要的任务 你想想,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一起吃蛋糕,把几块石头和黄米蒸馏成蛋糕,揉成蛋糕,搓出来,炒出来,放在桌子上,让宴席上的客人吃肚子吃眼睛。大家称之为“好”,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人们坐下来,不仅要谈论烧酒是否好喝,菜肴是否丰富,还要评论蛋糕是否松软,筋是否筋,颜色和味道如何等等 【/h/】为什么有的地方吃抛光饼,有的地方吃油炸饼?主要原因是丁鑫地区的油料植物不多,植物食用油是一种珍贵的东西 擦蛋糕,只烧一面,少用食用油;炸糕就是把蛋糕放入油锅里煮开,把里面的油吸出来。当然,它使用更多的油 一般穷人家办红白喜事,饼面都是自己种黎姿去皮磨,所以不是问题;炸糕用了那么多食用油,真的让主人家担心 因此,为了解决油饼的问题,一些村(如定襄滨江村)想出了一个逐街集体储油的办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通常是每户的油集中在一起,由矫正头保管。谁用油煎饼,谁就用。使用后,根据数量补足消耗的油。 这种方法充分显示了互助和邻里互助的优越性 在丁鑫地区吃蛋糕不仅在婚礼和葬礼上可见,而且在节假日也有吃蛋糕的习惯。 例如,在农历10月的第一天,农民通常不得不吃一个卷心菜蛋糕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蛋糕类似于南方吃饺子的习俗 记得以前定襄秧歌的歌词里有这样一句话:“正月十五,元宵节,女婿跑到家里来了。” 两碟馒头三碟饼,吃下一个就跑!“吃饼极其辛苦,油饼的特点就是“好吃难消化” 现在,人们在忻州定襄的酒店和餐馆吃饭。主食有很多种,其中油饼仍然很受食客的欢迎 每当服务员端来油饼,食客们一个个微笑着抢着分享。边嚼边品,赞不绝口:“蛋糕高!”忍不住借用电影中“胡汉山”的戏言来调侃一下 (文史月报作者:李元霖)

标题:[文化]话说晋北人“吃糕”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