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茶量与水量,冲泡时该如何拿捏?

[文化]茶量与水量,冲泡时该如何拿捏?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6 19:48:02 阅读:

本篇文章2594字,读完约6分钟

“不,再放一些,因为你的杯子很大。”

我朋友泡茶的时候问我这个,我总是这么跟他说。当然有两种可能。一是很多朋友爱喝淡茶,二是喝茶越来越多。

其实很难用三言两语来介绍茶量与水量的比例,这涉及到茶具的大小、茶的种类、饮用习惯等等。一般来说,茶与水的比例应控制在1: 50至1: 60之间。3克左右的干茶需要150到200毫升的水。不是每个人都能应付这种适当的极限。不用说,茶具的大小和茶叶的多少成正比。具体到一种茶,比如明代以前的高档碧螺春、龙井,茶具、水温、冲泡方法都要放适量,因为绿茶的抗泡性比较差。如果说“一刀准”是屠夫的绝活,那么“一手一手”就是茶老板的看家本领。特别是冲泡铁观音,随意七八克,一般是用一小杯天地冲泡,茶水的量往往大于水的量,形成尖锐的落差。据观察,茶友泡茶时,茶量与水量的比例往往会失衡,就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非常规。即使一天吃三顿饭,我们有时会吃得多,有时会吃得少。

[文化]茶量与水量,冲泡时该如何拿捏?

唐代茶圣人陆羽在《茶经》的《煮茶》一文中说:“第二次煮茶,一瓢水,一竹筷环,以刺激汤心,则末量应为中心。有一段时间,如果趋势冲向尽头,它将随着水的流出而停止,并教育它的中国。”

这意味着当水达到第二沸点时,需要舀一勺水,用竹筷子在锅里搅拌旋转,然后加入适量的茶粉,茶粉会沉到锅底。过了一段时间,当锅里的茶汤像暴风雨一样翻滚,汤底溅出时,立即用事先舀好的瓢水慢慢倒入(防止茶汤溅出),最后泡出茶的精华。陆羽也说:“茶俭,不宜广。如果是宽的,味道就平淡了。而且像满满一碗,半生不熟,味同嚼蜡,情况广!”也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茶人来说,茶少水多,“水分”上升。你能不感到虚弱吗?这就是茶量和水量的个体差异!

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蔡襄监制的北苑贡茶,为小团茶之首。他就是北宋的陆羽,他的《茶录》也相当于《茶经》。特别是作者非常欣赏他的《茶录》中的“点茶”一文。他分析茶和水的量,独特新颖,细腻传神:“茶少汤多,云散;汤少茶多,粥和面就会聚集。钞票茶是一钱七,先注汤做个很统一的顺序,再加注射环反击。汤上的光可以分为四点,取决于它苍白的脸色……”只用了50个字,他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几千年前如何泡茶的画面。点茶时,“茶少水多,会有云脚般凌乱的形状;水少茶多,就和粥面一样的形状。(正确的点茶方法是)将一茶匙1.7毛钱的茶粉放入茶杯中,先注入少许汤水搅拌均匀,然后旋转加入注入的汤水,用茶篮拍打。当茶汤注入十分之四的茶杯时,停止注水。这时,它看起来明亮而纯白。”

[文化]茶量与水量,冲泡时该如何拿捏?

说起历史上无能奢侈的皇帝,大家对宋徽宗的赵霁并不陌生,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他对茶道和泡茶方法的深刻理解。首先,他是唯一会写茶书的皇帝。他在《大观茶论》里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是“点茶”。他说:“你要是比这个强,就收汤,像融胶一样调。”也就是说,擅长点茶的人会根据茶粉的量来决定汤的量,两者结合形成的茶膏会做成果冻。

明代徐渭在《沏茶七纲》中说:“汤有鳞时,满是泡沫和鼓点,抛茶器中第一次有少许汤,但汤煮时全是音符。过了一会儿,云尺渐渐开了,浮花浮面,那味道把整个作品都弹了……”也就是说,将水煮沸,直到水面出现气泡,然后将茶叶放入容器中。刚开始的时候,少倒些水,等汤和茶调好了再倒满水。很快,云脚会慢慢散开,飘来的花会飘到顶上,味道自然不一般。

据悉,春秋五霸之首曾向大臣管仲炫耀:我不仅是个好教练,还是齐国最好的司机。管仲问司机驾驶经验如何,司机回答说:“让每匹马都尽力拉车,不要偷懒。”管仲听到这一陈述后,立即告诉齐桓公,该男子的车不能带走,他的结论是,该车将在10天内被摧毁。结果如管仲所料。不到10天,马车翻车,散架。

齐桓公向管仲求教。管仲为他解开了谜团。原来马也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它要考虑小马驹,心里有自己的孩子。它也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我们还需要给它添加草和材料。车夫逼着马把所有的精力和力气都用来赶,让马没有时间吃饭,恢复精力和力气,照顾小马驹。结果就是精疲力尽,情绪不稳定,必然出事。

这个故事经历了近2700年,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启迪人心,其巨大的现实意义依然耐人寻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成为更加直接和感性地占领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如何网络人才,为我所用?这已经成为很多企事业单位的CEO们关注的焦点和兴奋点。要注意如何物尽其用。齐桓公的马车、马车夫和马都是很好的道具,代表了一场人间悲剧。管仲的智慧也让我们眼前一亮。需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掌握程度有多重要。

人们常说,马也要跑,也要吃草;常说养兵千日,斗一时;不劳无获...这些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哲学走到了一起,新的时代赋予了她新的内涵,那就是她只有从内心进入内心,才能做到始终如一,万众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相反,如果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用人进行满载甚至超载的支援,如果不知道粮草供应和情感需求,那么工作就没有活力,就会翻车散架,产生很多隐患。为此,在给别人“压担子”之前,首先要给他“填饱肚子”,提供一辆车,考虑他的父亲和孩子;当他背负重担的时候,要随时为他铺路,然后拿毛巾擦去汗珠子,让他坐下来喝一杯“洁面”......

[文化]茶量与水量,冲泡时该如何拿捏?

当然,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总会有“杯子”和“洗漱用具”。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施与供,理解施与受的原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表演“洗器”的可能性就会远远大于“杯器”。

由此,我也认为国际乒乓球“不讲理”打法的代表人物盖特在1993年赢得世乒赛后消失了,而德国选手波尔则成为中国队夺得奥运会的主要对手之一。其原因是什么?适当的极限平衡是科学合理地打球。人的温和气质也不例外。当服装形象代言人陈先生走过央视时,一个“放松不放纵,简约不简约”的主题广告在我们耳边响起。早在秦丝歌丽音乐出道的时候,我就评论过她的唱法和独特的个性:野性而不放荡,妩媚而不媚俗。比如刺猬效应,来的太多,去的太多,亲昵到有房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关于适当的极限的把握。

沿着这个思路,不久前,我给朋友们引申了一些东西,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大家:天真而不幼稚,成熟而不熟稔,谦虚而不谦逊,果断而不武断,严谨而不拘谨,知足而不满足,平凡而不平庸,率真而不鲁莽,率真而不鲁莽,认真而不率真,随和而不随便,自信而不自负,自尊而不傲慢,等等。

这正是:

茶量自量,壶中杯干藏;

在中国五千年了,品茶悟道真是太辉煌了!

标题:[文化]茶量与水量,冲泡时该如何拿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