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孙中山先生在晋论实业
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1912年初,孙中山先生辞去了临时总统一职,但他仍然满怀热情地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 为了鼓励和振兴工业,探索中国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前进道路,他走访了许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1912年9月18日晚5时10分,孙先生抵达太原,受到太原市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据当时去北京见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山西省支部主任梁尚东说,在从北京到金的途中,孙中山先生概述了他要在10年内修建2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孙中山说:“中国地大物博,不求发展不足以富强。” 发展的道路不是修建铁路 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建造一条10人的道路,它可以变成一英里,那么20万人可以变成一年2万英里,200万人可以变成一年20万英里。 按照中国的人口理论,200万人修路没问题。如果期限是10年,那就无所谓了。 只需要60万左右 革命之初,人民又穷又穷,怎么可能肩负如此巨大的责任?如果我们能利用外资,这是成功的唯一捷径 就国防和军事而言,修建铁路尤为紧迫。 比如中国有200万军人,分布在20余省,平均每个省10万。三十万兵,敌人控制我绰绰有余,三十万兵防我,十万防我,二百万防我。它的胜利是可以断言的 所以叫200万兵。因为交通不便,跟没兵不一样!相反,如果我们帮助铁路运输,有几百万士兵就足够了 ”梁山东回忆说,车到了阳泉站。孙中山看到路边的煤堆积如山。他询问了煤铁开采情况,询问了山西和英商富公司。由于矿区纠纷,山西用巨额资金收回自己的经营权,金宝公司处理等。 孙中山的意思是,货物应该被遗弃在土地上,而不是藏在自己身上。他主张尽可能多地采矿。外人投资好像没必要很排外 他说:“如果不利用外资,我的铁路计划永远不会成功。” 1912年9月19日下午4点,孙中山先生出席了山西省同盟会的欢迎会 孙中山在讲话中向联盟成员强调了民生问题 他指出:“产业发达,世界金融资源被少数资本家控制,一般平民都被他们压制。是不是和专制政府不一样?” 我们有一场民族革命,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被一个民族压制,有一场民权革命,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在政治上不平等。坐以待毙,看着资本家打压平民,而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能称之为平等吗?为此,他主张从平均地权出发,实行民生 他说:“前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有一层平均地权,是民生第一。”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民生就无法实现 ”孙中山的做法是:“按价征税,按价征税也重,负担不加重,按价征税也轻,享受平均福利也公平。 而繁华地区,显著的地价并不是从土地中诞生的,而这个结果是因为发达的交通而获得的,那么这个功劳属于社会,而不属于地主 孙中山先生也说过:中国目前的困难只在于“穷”字 几年后,民生开始普及,地价、铁路、矿产、各种产业都发展起来了。那时候担心钱也没用,也没必要受穷。所谓的教育费用和养老费用,可以由政府为人民支付... 1912年9月20日上午9点,孙中山去参谋部参加山西军事欢迎会 孙中山在讲话中主张,依托山西丰富的炼铁资源,“在山西建立大型钢厂,制造最新武器,为全国扩充军事装备。” “发展独立的军事工业 (《民主日报》,1912年9月26日) 21日上午9时,孙中山乘车离开太原 从航院到新南门,甚至到车站,送群众不仅仅是18号欢迎群众。中山先生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了 上车后,他反复说:“山西是出了名的堵省。革命可以如此之快。你今天看到的是新气象,有人才煤铁资源。山西的未来是无限的 “在阳泉之后,他还参观了当地的煤矿 孙中山先生的山西之行是山西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孙中山先生在太原逗留期间,多次建议和鼓励:“人们应该重视工业,发展矿产 并多次主张“模仿西方方法,利用外资” “孙先生的主张打开了山西人的眼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标题:[文化]孙中山先生在晋论实业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