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太原农村丧事消费摭说

[文化]太原农村丧事消费摭说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6 07:24:02 阅读:

本篇文章854字,读完约2分钟

清末民国时期,太原郊区农村的贫富丧葬消费存在很大差异 富人家的老(死)仆,用丝缎包裹,割柏树棺,发语录(俗称发落)时用两根龙棍和棺盖,请和尚道士念经。宴席上几十桌到几百桌,大鱼大肉,铺张浪费的无以复加。总费用1000元左右(白洋)。 不过一般情况下,老人砍一副杨树柳棺材,孩子穿孝服。他们邀请了一群小号手(俗称吹)带领他们。宴会设在10或20桌,座位上大多是低衬山药和豆腐,总共花费大约几十元到100元 穷人和老人切不了棺材,穿不起孝服,埋在芦苇垫里,只需要几元到十多元 【/h/】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老人多割普通棺材,孝子穿孝服(困难时期买不到白布,换成白纱)。他们请了一群鼓手来演奏灵,然后把它带到墓地埋葬。 这个时候宴会的规模不是很大。即使200人是大型宴会,每桌也要20元到40元左右 “文革”、“破四旧”中,小号手的乐器全部被没收。当时农村改风俗,提倡简单的红白喜事。大多数人没有随着鼓乐移动,甚至有一小部分人没有戴孝,只在他们的手臂上戴着黑纱。当他们被埋葬时,他们只是简单地吃了一顿饭。 觉悟高的人或者极度贫困的人连邻居帮忙都不请,只有自己的兄弟扛着或者拉着棺材去墓地安葬 【/h/】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的丧葬又恢复了原来的习俗,有殓房、丧、请阴阳先生、丧、烧夜纸、丧、出、服二、过七、百日、守孝、庆年等一系列仪式。葬礼越来越奢侈,棺材和包装(俗称穿衣戴帽)越来越讲究。除了二龙棒、棺盖、八音会,葬礼现场还需要唱票(晋剧或秧歌),表演歌舞。非常富有的人为了炫耀不惜雇佣明星。 这期间丧葬费用堪比结婚,从几千元涨到几万元,浇头也不在台面上了。 从1980年到1985年,每桌酒席费用(不含烟酒)约50元,1986年上升到60多元,1990年70元,1995年80元,2000年100元,2004年130元 21世纪,太原郊区农村出现了专业抬棺的阶级俱乐部 这些抬棺人大多来自徐沟、榆次等地。他们出殡时,穿着统一的衣服(黑色或黄色),统一的步伐行走,像一团红色的火

标题:[文化]太原农村丧事消费摭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