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民居砖雕
本篇文章1080字,读完约3分钟
在山西历史上,砖雕在民居中的广泛使用与晋商的兴起密切相关 经济繁荣后,晋商竞相炫富,注重建造房屋的规模和雕刻装饰,使得原本只用于宫殿、寺庙等建筑的砖雕进入民居 砖雕装饰多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借代、隐喻、类比、谐音等手段传达吉祥寓意,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庭繁荣的期待、对富裕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地位的追求 民间工匠将这种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美好愿望赋予丰富的想象力,绘制出图案,然后按照图案和工艺流程制作出来 砖雕产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们是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 砖雕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所有工序的完成,要经历30多个环节 首先是烧青砖 从原料的选择到入窑,有九道工序:选土、造泥、造模、剥坯、冷却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烧结砖的窑容很小,据说是为了“好火,好操作,好货” 烧砖的时候一般不需要“大火”,只是初始坑用“小火”,行话叫“热坑” 热窖变成“中火”只需要一天,烧一个窖砖的时间一般是三天三夜 通常,烧完池水后,会用“柳壶”拿到窖顶,浇在覆盖在砖顶的土层上,让水透过土层渗透过滤,让整个窖内的砖都有一定程度的湿透 最好的颜色是蓝灰色。砖太脆,难刻,太灰,不耐用。 “砌砖”水后,打开“窖门”和“窖顶”散热降温两天两夜后出窖 出坑时,必须严格清除焦砖、裂砖和变形砖 一个坑能筛出约80%的雕花砖产品 【/h/】住宅建筑砖雕的一般制作程序是用砖块蘸水打磨,然后进行“拔稿”,包括画稿和掉稿两个过程。传统的画稿通常会邀请当地的著名画家和著名书法家前来采样 手稿复制在砖面上,即画纸用缝针(约一毫米,一个针孔)沿直线打孔,平铺在砖面上,用盛有黑色画粉的“粉袋”沿针孔轻轻压图。 雕刻时,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尺寸,然后将雕刻面及其周边打磨成平面,再进行“毛坯”和“精加工” 消隐是用小刀和凿子把画面构图、场景的轮廓和层次切割在砖上,确定场景的具体部位,区分前、中、远场景。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有经验的高手来完成,而且非常注重“刀法”和“刀法”的技巧 第一种是“打洞”,就是用凿子把花纹外面的空缺口挖出来,挖到需要的深度,把底切平,露出花纹的大致形状;二是“脱离”,即粗略表达图案的深浅和遮挡关系 最后的修改是进一步加工细节,用粗糙的石头打磨粗糙不平的地方;砖面上留下的砂眼要用砖灰和猪血填满 砖雕作为住宅建筑的一种重要装饰艺术,以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铸造而成,清新、质朴、精彩 砖雕在整个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突出了户主的身份和利益,而且承载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遗产,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标题:[文化]山西民居砖雕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文化]圆孔大阳手工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