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静静的扫石
本篇文章1567字,读完约4分钟
打开太原市地图,看到汾河一路从古交西来。你会发现汾河有一段在进入市区之前已经转了几个弯 你可能会想,汾河为什么不在这里一直走,而是转啊转?1989年夏天,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太原日报工商所的十几个同事坐火车到这个汾河流域去了解 【/h/】火车上,列车员告诉我们在扫石站下车,扫石站离火车掉头的汾河谷最近。 于是,当火车钻了几条隧道,停在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时,列车员说:“这是扫石。火车只在这里停两分钟。” “果然,我们还没站稳十几个人的脚步,火车砰的一声开走了。 再看这个扫石站,说它地处深山老林,太客气了。周围的山都立在墙上了!因为车站就在悬崖下面,所以你必须抬头看山顶,就像进入南方的坑一样 高耸的山脉显露出米黄色的脊梁,用冰冷的目光凝视着手掌大小的土地 火车开走了,扫地的石头静悄悄的。除了微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几只山雀在啁啾 让我们这些刚刚离开喧嚣世界的都市人感到些许孤独和不适 云起和刘明,两个年轻人,忍受不了孤独,对着大山大声喊道:“我们到了!”没想到,话音刚落,群山立即回应。“我们来了,我们来了,我们来了……”回声一个接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 【/h/】汾河这一段其实是古交市和万柏林区的界河 从Soshishun铁路向西走,钻一公里多长的隧道,然后来到地图上汾河的第一个拐弯处 西北有个小村子叫周家山,前面临汾水,后面青山。风景一流 站在周嘉山前的汾河沙滩上,向南望去,汹涌的汾河在这里被高山拦住,只能掉头沿着山脊向南蜿蜒,让人想起“春水打山涧”这首诗,地图上汾河为什么会在这里转弯的问题也得到解答 环顾四周,汾河一路向南的山脊起伏不平,山峰突兀,巨石秀丽,犹如桂林山水,向游人展示了北方难得的江南美景 忙的时候顺着汾河往南走,一尺深一尺浅 这个弯道至少有10公里长。在路上,我抬头看到山脊上有一个洼地。思维灵活的李海爬了上去,想登高望远,却发现山脊也是汾河 快点喊我们上来看看 原来水靠山,山爱水。汾河走在这个山脊旁边,到达前面山脊的尽头,然后沿着这个山脊的另一边折回。 每个人都称赞李海的伟大发现,因为它至少可以拯救我们5公里的错误道路 从山脊下来,已经是中午了。在汾河附近的一些核桃树下,我们找到了一块空的土地,大家开始围坐在一起野餐。 那时候我们的野餐是典型的aa制。每次出行前,部里的李海都会写一张纸条,让大家按照当时市场价5元可以买到的食物项目来提取 所以根据纸条,有人买烧鸡,有人买水煮蛋,有人买酱肉,有人买饮料,有人买水果或蔬菜 这成了我们野餐的丰富内容 这一次,王芳抽了一只烤鸡 没想到当她打开塑料袋时,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然后一群苍蝇嗡嗡作响 我迅速举起塑料袋,扔向远处 王芳不解地说:“昨天我买的时候,它还不错。怎么臭了?”原来她买了烧鸡后,因为怕天气热,家里又没有冰箱,就放在窗台外了。然而,因为塑料袋太紧,烤鸡很臭 没有烤鸡,但每个人对野餐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少 吃喝完继续上路 【/h/】随着前面李海的发现,大家在这条路上不再顺着汾河走,而是学会了走捷径 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是,我们必须在下午4点前到达下一个火车站——柳林河,否则那天我们将无法返回太原 笨办法是绕过弯道依然沿着汾河走,捷径是一次次穿越汾河,一次次翻越山脊 好在当时大家都还年轻,就找了一条略开阔的河,一条条卷起裤腿,一手提着旅行包,一手提着鞋子,向河边走去 夏天的汾河虽然没那么冷,但是挺快的,河里的鹅卵石让人咧嘴 走到河中央,水已经到了胸口。为了不让水流下来,我们会手拉手慢慢走 到了河对岸,可以找个地方爬,翻过对面的山脊 翻越山梁,被河水浸湿的衣服只是让风吹干,然后再一次一头扎进汾河 就这样,我们过了四次汾水河,爬了五次山,最后来到了一个叫吴克的小山村。最后,我们找到了去柳林河站的路,在最后一班火车到达之前踏上了站台
标题:[文化]静静的扫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太山龙泉访释友
下一篇:[文化]山是一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