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米在山西
本篇文章1469字,读完约4分钟
山西种植谷子历史悠久。在夏县尹喜村古遗址中发现的一具距今约5万年前的谷物化石,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谷物化石 相传炎帝神农在上党地区的白孤山遍尝草药,从现存的狗尾草中挑选小米,使其部落摆脱了以渔猎采集为生的动荡生活 产于黄河流域的山西小米主要是黄色的 一般来说,黄色谷壳颜色浅,皮薄,水稻产量高,米质好 但是,壳深者,皮厚,米产量低,米质差 黄黍在全省108个县市种植,面积上党地区最大,质量好 上党附近的几个多谷县也有类似的特点,主要是这些地区地势较高,而且在谷子生长期,温度较适宜,与太阳的接触距离较短,这些地区的人们有着悠久的谷子种植历史经验 【/h/】上党地区稻作文化源远流长,长治有粮食博物馆。 这些“谷物”展品是7000多年前种植在这里的“山谷”遗迹 长治的世俗文化多与小米有关,尤其是曾经向清廷进贡的帝王米“钦州皇”,从北到南家喻户晓,名闻遐迩 小米米,谷中去皮的谷物 除了大麻、红小豆、小麦,其他谷物都有大米。 [周利书]:小米、大米、高粱和大豆中都有大米 今天都说米是米,小米是小米 小米是谷类植物,山谷是一个狭长地带,两座山或两个高地之间有出口,适合耐旱植物生长 谷物抗旱、耐碱、耐酸,适合在山谷中生根发芽 谷类温暖耐寒,最适合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温带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占全国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 【/h/】小米由狗尾草进化而来,华夏先民提纯培育出狗尾草,从而优化了小米狼尾般的重穗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小米的记载 。从商朝到秦汉,小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舒窈》中记载了86个谷子品种 【/h/】小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11.2% ~ 13.4%,脂肪含量4.5%,高于大米 小米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丰富,比例协调,维生素丰富 小米滋阴,碱性,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小米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的活性酶,是中医的盲方 小米粥营养丰富,被称为 “大神汤” 《本草纲目》说:小米“治恶心热痢,熬粥,益丹田,补虚开胃。” 稻作文化 《韩曙》记载,汉代的度量衡是建立在黑小米的基础上的,一粒小米的长度是一点,十粒小米的长度是一寸来确定标准长度。 而要确定水桶的体积和重量,黑小米也是基本单位 地区:古代西域,在月氏征服乌孙并在河西建立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后,被称为米国 【/h/】据隋唐书记载,米氏是昭武时期九姓之一,大唐西域记为米和;“糜”县,即米脂县、宋维周县、金维仙县,现属陕西省榆林市 多产谷物:谷物、小米、高粱、豆类、玉米等。,哪些是米脂县因为肤色好的美女 【/h/】姓氏:宋朝有个富文阁的大学生,是兵部侍郎。喜古喜粟,善书画。改姓米,称米非子,后称米有仁 他的《于吉诗》中有很多对小米的描写,有一句 “小米无边无际,引人入胜” 节气:谷雨,又名“古语”,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4月20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演讲》: “三月中旬,雨后,土糊脉动,今雨其谷于水...此时覆盖山谷播种,从上到下。 “谷雨前后,是我国北方春播作物播种和出苗的重要季节。 祭祀:在旧社会,每逢旱季和雨季,尤其是在谷雨前,农民们都准备祭品祭天,祈求祖先降雨,祈求丰收 历代皇帝除了祭天之外,还祭地,以示对土地的尊重和服从 北京中山公园有个国坛,里面有五色土,是皇帝祭拜土地、祈求五谷丰收的地方 【/h/】饮食:中国北方的古旧戏曲、文物、民间故事都与小米有关 目前,城乡饮食也充满了小米的回归 与此同时,传统饮食习俗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创造了一种医疗和健身的药食文化
标题:[文化]小米在山西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