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文化 > [文化]青龙镇轶事

[文化]青龙镇轶事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3 20:32:01 阅读:

本篇文章2399字,读完约6分钟

朋友让我去青龙镇看看,说那里文物古迹多,风景独特。在省城住了很久,从来没听说身边有这么一个古镇,出于好奇就开车去了。

青龙镇位于太原市城北20公里处,距阳曲县4公里,南临108国道,北靠元太高速。出城沿108国道北行,进入阳曲县约一刻钟。继续走,看到路边有一块石碑上写着:青龙镇。左转下坡,前面就是一个村子。哦,这么快就到了。

据《阳曲县志》记载,此镇原名黄花蒿,繁盛一时。后来因为村子建在河边,蜿蜒曲折,形似龙,所以改名为青龙镇。

进村后,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门楼(当地叫岗)。镇上有18个洞,都是砖木结构,上面建有亭子。只剩下这个了。位于村西路口,是古驿道北伸塞外,南接太原的地方。过去慈禧太后西去长安避八国联军,入山西,过狮岭关,沿古驿道经过此驿站,在王家花园过夜,王家把王家绳里的银子作为皇家盘缠。后来光绪皇帝的御笔匾“百万绳中”给了王家,又颁给刑部袁外郎,青龙镇也因此而出名。现在古道虽易变,但仍能感受到当年九里宫的庞大皇权。

古驿站脚下有一座50英里的纪念碑,距离古太原市中心仅50英里。西侧为仿古二层亭,为王氏宗室所建“洋河堂”,始建于清康、雍。建筑高低错落,造型优美。现在是学校,书的声音没完没了。马路对面矗立着一座“工农兵礼堂”,是文革时期的建筑。礼堂两侧的青砖排建筑,原本是“知青楼”。岁月在流逝,现在人们已经走到了空大厦,静静地站着,说不出话来,仿佛回忆起了去乡下和天空中战斗的激烈场面。礼堂后面的山上,依然有日寇的梅花碉堡,依然有战壕,弹孔密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英雄场景。

近黄昏,古镇的庙会刚刚散了。走在老街上,老乡们时不时热情地招呼朋友。据朋友说,镇上有很多历史遗迹,包括龙王庙、文昌庙、泰山庙、双中亭、永和殿、关帝庙、门楼等。由于历年战乱,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为破坏,只留下了上面说的古迹遗址,导致盲人孤军奋战。

继续向北。在一个高坡上,一座有屋檐和拱门的小寺庙矗立在它的顶峰,通过一个不完整的门口慢慢地向上走。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厅和两边不完整的辅助大厅出现在你面前。这就是著名的文昌寺遗址。正殿大梁上的“清乾隆年”字迹清晰可辨,表明古寺历史悠久。文昌寺前,躺着一块“童渊经典铭文”的石碑,隐约可见“清雍正六年乌审梦洞”。相传文昌寺有本地黄花蒿,茎六七厘米,四季常青。折叠它的叶子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过去的人都把它当做精神上的东西,修建寺庙迎接香奈儿的时候,辉煌昌盛。可惜后人不懂得珍惜,甚至铲除卖给南方人,使这个地方衰败。虽然是传说,但是青蒿遍布寺庙是事实。

[文化]青龙镇轶事

从文昌寺往西看,山脊对面有一簇古建筑群。朋友说是青龙镇的瑰宝——龙王庙。文昌寺有一条隧道可以穿过那里。不幸的是,隧道被堵住了。顺着横梁往下走,转到西边的高地。门前一位老师傅会带我们去龙王庙。寺庙虽然只有一个入口,但是院子里地面青砖的缝隙里自然生长着各种药材。大殿供奉四海龙王。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也就是龙抬头的那一天,附近的村民都会来龙王庙祈雨祈福。大家装扮龙王,抬轿巡街,为龙王唱三天。那个季节是古镇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

镇上有许多深宅大院,龙王庙脚下一座古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是青龙镇王的祖籍静安园旧址。据王家后裔王毅介绍,静安园原本规模较大,园外建有茂德楼、楼、三觉楼等亭台楼阁,后花园树木葱郁,流水潺潺,上下花园均仿照江南苏州园林,亭台楼阁、水榭布局精巧。华亭有傅山先生题写的“德祥”牌匾,最高的架子上有何的行书对联:“鸟鸣于洞口,鸟叫鸟鸣,花坛顶花穿花”。园林风格独特,中原无与伦比,绝不逊色于现在的乔家大院。

漫步花园,从小花园的柴飞,菜园子的屋脊,参天的古树,假山的土堆,废墟,依然可以找到当年繁华的痕迹。公园北部的一棵罕见的木瓜树充满活力,令人惊叹。小花园的角门虚掩着,有斑驳的油漆痕迹。后门外一条窄窄的小道曲折延伸到沟底,据说到了北边的另一个高地凤头村。

静安花园二战时驻国民党军队,抗战时驻日本松本部队,被人严重破坏。抗战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所有的建筑都被日军飞机炸毁,令人唏嘘不已。建国初期,迎泽公园建在省城。1956年,这个公园的大部分假山都被运走了。今天迎泽公园前的假山石头就是从这里来的。据说上海豫园这边也有两块石头。

城东有一片高地,有一个十米高左右的土堆,是古镇的制高点。据说是古代诸侯纷争时修建的烽火台。爬上它,遥望远方,山无边,夕阳如火,正对着山,几十里外文庙梁上的烽火台遥相呼应。目前看来是以“十万旗草腥,火在天烧”来呈现金哥铁马的战争场面。

站在这里俯瞰古镇,地势起伏蜿蜒,古迹若隐若现,水土和谐。看镇的腹地,有两条高高的黄土山脊,东西分割,向北延伸。山脊之间的街道上有民居,沿着山蜿蜒到河谷。文昌寺在东面的山梁上,龙王寺建在西面的山梁上,两个山梁就像龙头的两个角,两座古建筑像双龙眼俯视古镇,龙头前的阳星河像吐水的龙,所以有卧龙藏蛟之气。这里,这条河融合了中山系和舟山系的水脉。每年的6月18日,龙王庙会、雷霆会、电母会,瑞雨会飞,滋润四方。

河对岸是关帝庙,就藏在新村里。寺庙对面是古戏台,却满目疮痍,蒿草遍地。但宽敞的舞台,褪了色的雕梁画栋,依稀能回想起当年繁华的样子。据说关帝庙后面的山坡上还有李闯王的遗迹,由于时间不够,无法参观。

镇东北的一个高地是凤头村,与龙王庙遥遥相对,寓意龙凤兴旺。观音阁和奶奶庙本来是修建的,现在只剩下三块石碑记录当年的修建规模。

青龙镇的王氏家族是太原王氏家族中最兴旺的一支。现有的王家谱记载仅从清初到民国。三品3人,五品17人,七品100多人历任官职。龙凤荟萃的青龙古镇,的确是风水宝地。

目前青龙镇已纳入阳曲县旅游发展规划,建成后将有80多个景点。如果顺利的话,几年后,省会郊区将会增加一个五彩缤纷的度假村。

夜幕降临时,走在古镇的高地上,古镇的灯光蜿蜒勾勒出一条巨龙。■

作者:山海众生

标题:[文化]青龙镇轶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