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山西方言中的“鼠”
本篇文章1568字,读完约4分钟
老鼠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它们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老鼠有很多描述和赞美 在这片孕育了一种古老方言的黄土地上,山西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老鼠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称呼和故事 《说文解字》:“鼠洞虫之通称也 象形,每只老鼠都属于老鼠 老鼠是啮齿动物,大小不一,450多种,数量众多,几十亿。它们繁殖速度快,生命力强。他们几乎可以吃任何东西,住在任何地方。 老鼠会打洞爬树爬山涉水,对人类危害极大 世界啮齿动物约1700种,中国约170种,华南主要啮齿动物32种,啮齿动物分家养和野生两种 广东常见的家鼠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褐家鼠。野生老鼠主要是黄毛鼠,也称为啮齿动物和田鼠 在山西广大的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是田鼠和老鼠 老鼠的饮食很杂,爱吃很多东西。几乎所有人的食物都不怕它,不管它的酸甜苦辣,但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是谷物、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 一只老鼠一年可以吃大约9公斤的谷物 】 《吴晗行志》曰:“鼠虫,窃性。” 正是因为这样,人们讨厌老鼠,用很多方法去抓老鼠,消灭老鼠。最常见的是使用老鼠药和老鼠夹 在农村,每当庄稼熟了,人们总会看到有人往田里的田鼠洞里灌水去抓田鼠,山西话也叫“火夫” 在山西方言中,老鼠有很多叫法:老鼠、猫儿、一儿、腊儿家、腊家、老鼠、岗拉、老夜 “老鼠”是一个普通的名字 如太原、平定、平遥(鼠标)、晋城、运城等 老鼠自古就有叫,但为什么前面会出现“老”字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谓鼠最久,故俗称鼠,性疑衰”,鼠居十二生肖之首 这样,“老”老鼠这个词就变得当之无愧了 晋中、晋北一些县常把“鼠”称为“子”,“子”也是古书中“鼠”的意思,保留了古字的古义 代县、五寨等地称老鼠为“老鼠”,“消耗”在字典里就是减少、减损的意思 在长治、平顺、沁县、洪洞、临汾等地区,人们不直呼其名。他们称老鼠为“焦耳家、李娇家和李哲家”,而灵川被称为“冈居” “娇”字是方言中“角”的音转 也可以看出,人是嫉妒老鼠的 这里有一个生动的描写方法,寓意生活在隐蔽角落的小动物 古人应该用老鼠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例如,《诗经·冯伟·朔州》描述了一个统治者用贪婪的老鼠残酷地剥削劳动群众 可以看出,从古至今,老鼠一直是人们讨厌的动物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老人编造了许多关于老鼠的单词和故事 比如“眉鼠”用来形容做坏事的人的面部表情 老百姓喜欢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来解释生活差距的原因,或者告诉各行各业的人各有所长 洪洞方言中有关于“老鼠”的谚语和歇后语:“瞎猫摸死老鼠打个小疙瘩”,“老鼠拉木铲——大头在后面”,“老鼠进风箱——两头发火”,“老鼠掉进面粉缸——瞪着白眼睛”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教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小老鼠,去灯台上,偷油吃,别下来”,就是为了教育年轻人我们要乖。 人们不禁要问,老鼠是不是只有恶名?事实上,老鼠不仅聪明、有灵性,还能“咬人上天”!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在东安县王露瑞墓的发掘中,发现墓室顶部和中上柱绘有星图、黄道十二宫、雷公、电母等壁画 其中,黄道图是第一个看到的 它位于墓的上柱一周。按北方老鼠,东方兔子的顺序排列。它高1米,长4.3米,只剩下老鼠、牛、老虎和兔子 墓中壁画取材于吉祥天象,用来驱邪,引导墓主灵魂升天 壁画中的老鼠以神的形象出现,它们还扮演着躲避恶灵、追赶和引导灵魂的角色 古人以百姓的兴旺来判断一个家庭的兴衰。人们为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祈祷。偏偏老鼠极其繁殖力强,于是就有了拜子和鼠为多子多福的观念 山西民间也有老鼠嫁人的说法 每年正月初十的晚上,老鼠要娶媳妇。这一天,老百姓要蒸馒头,插一炷香供奉。同时,他们也祈祷来年老鼠不会破坏家里的食物和衣服 据说老鼠很有灵性,献上之后会和别人和睦相处
标题:[文化]山西方言中的“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文化]山西方言中的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