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五台山 晋察冀边区的发祥地
本篇文章2032字,读完约5分钟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的五台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以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历史性贡献 【/h/】五台山是华北的屋脊,五峰千环;高山,锁在深沟里;叠翠回山,百山同 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天堂,是全面开展游击战的理想场所 因此,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在五台山开展游击战争,是我军前进、进攻、撤退的理想场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坚固的民族统一战线长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 “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的洛川会议上,我们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向山西抗日前线进发 【/h/】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目前应全面部署恒山、五台山、关岑山的游击战争,以五台山为重点”的指示,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到达五台山县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总部指挥了著名的南如村平型关战役。我第115师伏击日军中队,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重大胜利 平型关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一次抗日战役。第一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士气 八路军115师主力南下后,聂副司令员兼政委率独立团留在五台山区坚持游击战争,创建了金槽集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在人民中广泛宣传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以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的方针,组织工作组、作战委员会、游击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团结更多的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0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华北分会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 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嘴扶绥成立,辖四个军分区 聂荣臻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军区政治部设在五台山金刚库村和大干河村,供应部设在耿镇村,卫生部设在河北村,在五台山白头寺设军政学校。孙毅是校长 11月15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作出《关于华北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提出在华北独立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民主抗日政权和抗日武装,建立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同时建立工会、农会、民兵、妇女救援会等群众组织。 后来,为了便于统一领导整个地区的军队建设和指挥作战,晋察冀军区的领导机关从五台县石嘴镇迁到河北省阜平县 11月21日,中共晋察冀省委在冀西富平县正式成立,各地成立了与各军种领导范围相适应的专门委员会。县以下各级党组织也相继成立 12月21日,《晋察冀军区抗敌报》在五台县大干河区创刊,邓拓任主编,开始出版平版印刷的《抗敌报》 与此同时,以汪洋、胡克、杜锋、胡明为主要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抗敌戏剧社也成立了 此后,晋察冀军区有了自己的报纸和戏剧社,掌握了舆论宣传的武器,以便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动员群众,投身于抗日救国的火热斗争中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军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政治、军事、经济、财政、文化和教育决议,选出了边区临时管理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敌后领导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3月20日,晋察冀边区银行在五台山石嘴山扶桑集成立。它开始发行边区纸币,统一边区的货币市场,大力支持抗日战争,支持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它被称为“抗日票”和“红票” 至此,晋察冀边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自己的人民武装,有了抗日民主政权和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诞生 【/h/】晋察冀边区又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地处同蒲路以东、金浦路以西、郑泰(今石台)和德士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 到1938年初,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根据地已扩大到43个县和1200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五台山成为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发源地 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培育下,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日益壮大,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历史地位 革命战争赢得了革命人民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开展独立的抗日游击战争,领导全国人民奋起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在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下,五台山作为战略要地,与聂·指挥的第一师合作,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平型关的伟大胜利之中 中共中央曾称赞“晋察冀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是统一战线的模范。” 毛泽东同志还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争取从建立山西五台山到建立中国五台山的最后胜利”的伟大号召 如今,“南如村八路军总部”、“金车集军区”、“金车集边区银行”、“白求恩模范医院”等红色遗址和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陶冶和鼓舞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铭记历史,珍惜烈士,珍惜和平,创造未来 (崔玉清 作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标题:[文化]五台山 晋察冀边区的发祥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