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时报网”,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山西地区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山西的最好窗口。

主页 > 山西教育 > [文化]交城一门四代十六位晋剧演员

[文化]交城一门四代十六位晋剧演员

来源:山西时报网作者:欧阳珍更新时间:2020-10-20 22:08:01 阅读:

本篇文章3802字,读完约10分钟

在交城县北端的一座小平房里,住着一位名叫王的老人。王9岁学习晋剧,10岁入团,11岁登台演出,13岁在晋剧中成名;从艺术50多年,打扮成女人48年;学生曾是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现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所校。梨园的体验很神奇。然而,更神奇的是:

父亲叫“十四红”,孩子叫“十三丹”

1936年,王出生在晋剧氛围浓厚的汾阳县镇唐兴庄村。他的父亲是晋剧的铁杆票友。农忙季节经常打工,农闲季节参加村里的吉庆元剧团,在邻近的县乡演出,赚点收入补贴家用。王的父亲有丰富的声音和广泛的戏剧。他特别擅长出生。王年轻的时候,已经名扬四乡八村,被戏迷称为“十四红”。

从6岁起,王就跟着父亲进了吉清源班,看演员们排练。8岁那年,村里有人对伊冯娜·王说:“看你两个男孩子的长相和身材,真的是唱歌剧的好素材。”起初并不在意,但偶尔会清闲地教王何琪唱几句。王9岁的一天,突然发现他长得漂亮,口齿伶俐,非常适合演丹娇,就把他送到了集清远戏班,跟着几个同事学话剧。

古时候学戏曲叫“打戏”,学徒工学戏曲被师傅打骂是常事。师傅和徒弟的父母都信奉“用最好的打最好的”这个行业标准。王清铭觉得他的儿子是个好演员,但他不能认真对待他的儿子,所以他把它给了他在吉清源班的同事来帮助教歌剧。在学习戏曲的日子里,王虽然才华横溢,悟性极高,进步神速,但毕竟十几岁的少年还是很有乐趣的,所以他深受老师的苦。时至今日,王的左眼上方,仍有一个师傅用木棍留下的疤痕。第二年,王正式进入清远戏班,一边跟师傅学戏,一边帮大家做一些幕后杂事。1947年,王11岁。今年冬天,在大师们的一致肯定下,他正式登台演出,扮演生角和丹角的角色。

[文化]交城一门四代十六位晋剧演员

在王最早演出的晋剧中,《秦香莲》是最受主人和观众喜爱的一部。在这部剧中,王饰演被薄情的情人陈世美抛弃和追求的秦香莲。当11岁的“秦香莲”领着比他高一个头的“儿子”时,观众哄堂大笑;这种童声歌唱和恰当的表演不仅感动了舞台上的(王的一位大师),也感动了台下的观众。每次谢幕,观众都鼓掌欢呼。

看着儿子的名声越传越大,名气越来越大,拜倒在地,专门训练王。1948年冬,派王到平遥的朋友吴家里。每天,吴都带他到门口去找当时正如火如荼的晋剧明星。在程的悉心指导下,王的晋剧才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949年,王13岁时,在晋中、太原出名。大师和戏迷给他取了个艺名——十三旦。

向丁果仙大师梅兰芳学习

1949年5月,汾阳县吉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花展,邀请以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为首的太原新兴晋剧团表演。当时太原市刚刚解放,人们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当丁果仙收到邀请时,他高兴地率领一个代表团。在这次花展上,发现扮成女人的小伙子王在汾阳集清远剧团很有潜力,该剧团也在这里演出,所以他表示愿意带王家父子回太原参加新星剧团,并把王当学徒。

对来说,这是他加入当时晋剧界最著名的新星剧团时做梦也想不到的。王当时连犹豫都没有,就答应了。纪村花节结束后,带着王从汾阳来到太原,租了一间小屋,进了新星剧团。此后,王和后来著名的晋剧艺术家马、高晓梅、阎聚才等16名不同年龄的孩子,在、等老师的门下学习艺术。

今年,在等大师的带领下,王出演了金水桥、龙芯、血手印等17部戏,全部扮成女性。观众称赞他生动的外表和完美的表演。王清铭和他的老师为他设定了一条未来之路:一生扮演一名男演员。

1952年初,汾阳县杏花村戏班来到诺瓦戏班招人,突然遇到了王。当时的条件是,不仅王符,而且王的家人都可以进入戏班,转行供应食物。此时,王清铭正在为新生儿的食物发愁。当他听到这个条件,他打算把王带回他的家乡。尽管王不愿去和其他师生,但考虑到既当父亲又当老师的实际困难,他还是含泪离开了太原。今年3月,交城县成立了人民金剧团,王所在的剧团奉命转入该剧团,王从此迁到交城。

1953年春,交城县人民金剧团在河北省几个市县巡回演出,但演出尚未结束。突然,剧团接到通知,要马上去北京“在全野场剧场为首都人民演出”。

这时,王是剧团的顶梁柱,剧场和京街上的海报宣传如下:王主演,艺名《十三旦》,青衣、华山、三晋都很有名。老人告诉我,当时北京已经12年没演过晋剧了,来看晋剧的人那么多,门票也很难买到。

老人说,有一天,五家坡演出中场休息时,剧场的马经理突然来了,请他和他父亲王清铭去休息室。在休息室里,父子俩惊讶地听到马经理介绍坐在沙发上的三个人。原来这三个人都是京剧大师,分别是梅兰芳、程、荀慧生。

梅老师问他:你今年多大了?王答:17岁。梅又问:你读过书吗?王A:不是,梅对自己说:这个不能怪你,但是旧社会的艺人是没有地位的。然后他告诉王在剧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以及如何刻画他。他拍了拍王的肩膀,直到表演再次开始,并让王放松地去表演。

晚上,按照梅老师的要求,父子俩连夜修改了演出,第二天演出时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几天后,剧院修改了海报的内容。王巨剧的照片是这样写的:青衣采花记,三晋名篇;在梅大师的指导下,山西就是“小兰坊”。

有来自几十位艺术家的近500名学徒

王1947年11岁表演,1991年55岁退休。他在晋剧舞台上度过了44年。然而,王退休后,被当地金剧团邀请去讲学并当导演,有时还亲自登台演出。所以艺术春秋其实延续了60多年。“直到前两年,腿脚有些不舒服,才上场。”老人说:“在60年的晋剧生涯中,我在舞台上扮演了48年的女人。在传统的晋剧里,我都演过穆、、、、织女等等。”

最让老人骄傲的是,在他几十年的晋剧艺术生涯中,培养了近500名晋剧人才,这些人才现在分布在山西、河北、陕西等省、市、县,对晋剧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老人说:“在这么多的晋剧人才中,有很多人让我骄傲,其中最骄傲的是宋转转、任美莲、常普驹、、。”...其中许多人都获得过戏剧奖,宋转转还获得了中国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梅花奖。“宋转转是我在1970年接受的一个学徒,当时蕉城金剧团从事‘革故鼎新’。孩子很有天赋,特别是学戏剧的时候能吃苦。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我是旧社会被师傅打出来的演员。在教学徒的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带出一些旧习惯,严格要求学生。但是,他们不仅不恨我,还在成名后感谢我。当我有空闲暇时,我来到这座城市看我。"

韦,太原小井峪村人,与老人同龄。1955年从太原戏曲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金剧团担任演员,扮演青衣和。与王结婚后,她离开张家口市,进入蕉城县金剧团继续担任演员。魏对他说:“老王对学生要求严格,对孩子要求更严格。我的大儿子,二儿子,姑娘都是交城县金戏班的演员。排练的时候不小心被他训斥了,就像他爸骂他一样。”说起我们家,从他父亲,到他的兄弟姐妹,嫂子嫂子,到我孙子孙女,四代一共十六个晋剧演员。其中最小的是我的孙女王。我在山西戏曲学校学了一阵子晋剧。和我一样,我也上台演过青衣和肖丹。"

王的师徒经历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1999年4月,电视剧《郭》的摄制组在祁县乔家大院拍摄了郭小时候学习晋剧的情景。在选择郭大师“云山大师”作为演员时,导演对几个候选人都不满意,所以当地文化部门推荐了63岁的王。

王收到了来剧组的邀请。还没来得及跟导演说几句,导演就高兴地说:“好,好,是你!”由于王深受老先生教弟子学戏的感动,便扮演了“云山大师”的角色,并逐渐熟悉了这一角色。拍完戏,导演竖起大拇指说:“老头,你真的是山西的“梅兰芳”,太精通戏剧了!

此生属于梨园无悔戏

在王数十年的晋剧生涯中,他扮演了许多角色,演绎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而他的现实生活,和他扮演的角色一样,充满了悲欢离合和坎坷。"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戏剧演员,这样的生活也足够美好."王淡然说道,“1953年,我们在保定演出。有人看了我的表演后,去了北京全业场剧院,告诉马经理,山西有个小伙子演得很好。马经理邀请我们去一个县级金剧团演出。一到北京,马经理就喜欢上了我,专门找了辆车,亲自带着我们几个人逛了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名胜。”在全野场剧场,我们一天演出两次,过了一个多月,还是满座。当时北京最大的剧院王府井大剧院的老板听说后,干脆请我们表演了几场。后来大栅栏剧院听说了,也邀请我们去演出。剧院周围的几条街上到处都是贴着我照片的海报。“成秋艳大师有一次演出,他特意派人给我们送了10张票,叫我跟我父亲一起去。我去了之后,他还让我看他化妆,去后台玩。要知道同行一般是不允许去后台的,怕偷戏。梅兰芳先生可以来权叶场看戏,主要是看我。梅老师说话和蔼可亲,没有一点主人的架子。可惜当时我还小,没见过世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请他跟我合影……”当我离开新星剧团时,丁果仙老师非常不高兴。她想专门训练我。可惜当时父亲把我拖累了。虽然他吻了我,但他必须照顾他的家人。为了我们全家转移户口,吃上饭,他们把我带回了交城.."

[文化]交城一门四代十六位晋剧演员

如今的王一家可谓人山人海,来者不是以前的同事,就是晋剧的票友。王的妻子魏告诉我,王的学生经常来参观。当王看到这些学生时,他想起了自己是学着玩的学徒,想起了自己非常崇拜的老师。王说:“这么多年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丁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谁?是广大人民群众;艺术是怎么来的?它来自生活。我们今天努力学习,为了表演好魔术。不然我对不起观众,对不起人民。”“我75岁了,身体还不错。没事的时候就和老朋友出去唱歌,不给年轻人辅导。此生交于戏曲,耕于梨园。我不后悔!”

标题:[文化]交城一门四代十六位晋剧演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山西时报网是一个向世界华人提供山西省本地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山西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山西时报网介绍

山西时报网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性门户网站,坚持“读者至上”,定位于普通百姓,按百姓的需要办报,不断提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力度和深度,在为国分忧和为民解难中找准结合点,架起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沟通的桥梁,尽心竭力为网民提供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招生、山西高考、山西中考、山西教育、山西人事、山西旅游、山西地图、山西十大景区、山西旅游景点、山西旅游攻略、山西大槐树、山西旅游地图、山西自驾游、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11选5、山西特产、山西汾酒、山西美食、山西面食、山西刀削面、山西老陈醋、山西证券、山西焦煤、山西财政、山西煤炭、山西财经、山西民歌、山西博物院等信息资讯。